(2016-2020)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为切实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改进和完善教学管理,强化人才产出效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我校人才培养工作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根据《东莞理工学院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总体规划(2015—2020年)》和《东莞理工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人才培养工作回顾
(一)“十二五”期间人才培养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二五”以来,学校紧紧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工作,立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过程,改善育人环境,持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逐步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按照“夯实存量基础,突出理工特色,调整优化结构,适应产业需求”的专业建设思路,不断优化调整专业结构与布局,丰富专业内涵,凝练专业特色,促进专业交叉融合,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总体水平,逐步形成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视野的工程教育模式,以产学研联合培养为理念的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和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拔尖学生培养模式。“十二五”期间,学校以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试点单位为契机,在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软件工程4个专业中重点实施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依托区域龙头企业,积极探索校企深度合作,突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核心能力建设,力争做到立足区域,贴近行业,着力服务于珠三角制造业,在此期间,新增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特色专业5个,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3个,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3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学校开设人文科学实验班、卓越法律人才班、卓越会计师等实验班项目,逐步建立拔尖学生重点培养体制与机制。学校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围绕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方面积极开展综合改革,启动工科本科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工作。
2.逐步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
学校按照“立足基础、深化改革、注重应用、优化结构、增强优势、注重实践、突出特色”的建设思路,推动课程建设与改革,提升课程数量和质量,不断充实课程体系,提高课程建设整体水平,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十二五”期间,学校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注重课程理论与教学逻辑结构,通过加强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建设,逐步完善课程建设条件,课程建设水平得以不断提高。(1)课程体系逐渐优化:遵照OBE教育理念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思想,两次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加强了通识课程,压缩了专业必修课程,增加了专业选修课程,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强化实践教学,按照通识教育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素质实践设置实践环节,提高实践课程比例,文科专业实践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20%以上,理工科专业占30%以上;突出了大学生素质拓展,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学科竞赛,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2)课程管理不断加强:在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制定了各课程较为完备的教学大纲,每学期在期初、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过程中,都对教学大纲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加强课程文档建设,不断完善课程管理质量标准,先后制定出台了《东莞理工学院课程教学大纲评审指标体系》、《东莞理工学院教学巡查和听课办法》、《东莞理工学院课堂教学管理规范》等建设实施方案及有关质量标准和工作流程。(3)课程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学校将课程项目建设作为推进教学质量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在政策、经费和人力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通过发挥精品课程的引领辐射作用,提高课程教学水平,在建省精品开放课程13门,校级精品课程29门(含在建)、校级重点课程39门(含在建)和网络课程71门(含在建);积极投入课程群建设,共立项18项课程群建设项目,涉及100多门课程;引进国内知名高校MOOC课程190门,丰富了通识教育选修课资源。(4)课程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在教学内容方面,每学期教学大纲要求反映出大纲的更新程度,课程教材尽量选用三年以内的版本,鼓励教师结合学科前沿和生产实际自编教材,使教学内容贴近社会、贴近生产生活。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引入和推广OBE理念,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单向输出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突出教师在学生能力培养的引导作用,提倡教师采取灵活的案例教学、翻转课堂、讨论式、项目式等教学方式,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鼓励教师进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索多样化考核方式,深化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注重形成性考核,加强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期中考试等学习过程中的平时成绩考核,并明确规定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比例不少于30%。
3.逐步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实践育人成效
学校通过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通过科学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标准和考核办法,开展实验教学立项建设等手段,深化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确保实验教学效果。“十二五”期间,学校通过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解决产业行业实际问题的能力。(1)实践教学体系整体框架完整。学校实践教学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分基本素质实践、基础能力实践、专业技术实践、综合创新实践等四个层次,分别对应拓展学生视野,增加社会认知能力以及培育良好品德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良好社会适应能力,构建牢固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分析和理解,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严谨务实的专业态度、强化学生对专业综合知识的应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实干精神和创新意识等能力培养目标。(2)学校以“规范管理、合理配置、资源共享、提高效益”为目标,通过优化组合,推进资源共享,构建了比较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了一批实验教学平台。目前拥有8个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其中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通过验收。(3)学校充分利用东莞制造业优势,各个专业广泛与东莞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合作建设实习基地。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省级实践教学基地8个,建立了316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和8个创业见习基地,聘请了255名实习顾问和30名创业导师。各专业的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和部分集中毕业实习都由校外实习基地承担,一大批合作共建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深入生产第一线、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进行课程现场教学、专业实习、顶岗实习,创造了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4)学校制订了《东莞理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东莞理工学院实习、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经费使用办法》、《东莞理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重复率检测实施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对教师出题、学生选题、任务下达、开题、平时指导、中期检查、论文撰写、作品检查、毕业答辩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管理,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4.逐步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学校将创新创业训练课程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建设课程,增加训练,推进项目,逐步完善起以创业教学为基础,创业培训为支撑,创业竞赛为载体,创业实践为重点,创业研究为提升的“五位一体”创业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初见成效。十二五期间,学校制订了《东莞理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基本原则和实施细则,要求学校各部门积极参与和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制订了《创业基地管理实施方法》、《创业基金进入和退出机制管理方法》、《创业基金服务条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莞科计划”,激励和引导高水平专业教师带领学生组建科技创新团队,扶持近200个创新创业训练实践项目,为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学校注重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建立了创业学院,为有创业需求的学生提供相应的知识培训和项目培育。协同学生处、创业学院建设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严格按照“五个一”(一个固定阵地、一个稳定服务团队、一套管理和服务办法、一套校内政策支撑制度、一套校外市场支撑制度)的标准创建“青创空间”孵化中心示范点;成立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推出“莞科计划”和“百创计划”,有力地扶持一批学生创业。
5.逐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持续改进教学评估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重视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制定教学主要环节质量标准,不断完善质量监控措施,健全校内教学评估制度,注重教学质量信息的采集与利用,初步形成一个循环闭合、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十二五”期间,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通过日常教学检查、教学督导、听课制度、学生评教、教学信息员、专项检查评估、第三方评估等方式,保证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有效运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1)教学检查制度。每学期“期初、期中、期末”三期常规教学检查是学校进行日常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措施之一,有效确保了开学初教学秩序的稳定、学期中教学质量问题的沟通与协调、学期末考试工作有序、规范进行。(2)教学督导制度。学校教学督导团通过教学秩序检查、听课、查阅试卷、巡视考场、检查毕业设计(论文)和课程档案、参加师生座谈会等方式,及时收集、分析信息,提出建议,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3)听课制度。学校明确规定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及学院负责人等的听课要求,各级领导坚持听本科生课程,并保持与教师、学生的经常性联系。(4)学生评教制度。组织学生通过网上评教,将有关评价结果及时向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教学单位及教师本人反馈,帮助改进教学工作,学生评教对教师改进教学工作起到积极作用。(5)教学信息员制度。学校十分重视教学信息员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作用,对教学过程、教学结果、教学反馈进行分析,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质量。(6)专项评估制度。学校制订了二级学院与专业评估方案,实施二级学院评估、专业评估、毕业设计(论文)评估、试卷评估、实验实习评估等,加强对评估结果的研究分析和反馈,并对评优专业予以奖励,确保评估活动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和促进作用。(7)第三方评估。学校与麦可思公司、厦门大学合作,进行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和大学生学情调查,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学校,促使学校不断改进教学手段,为学校教育教学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依据。。
综上,“十二五”期间,学校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以现代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敢于担当、善于学习、勇于超越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己任,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得到了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更加显著,教师教学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教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优化,课程资源和数字化资源更加充足,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此期间,学校共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以上质量工程项目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共118项。
(二)“十二五”期间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与面临的机遇
1.存在不足
(1)人才培养目标研究不够深入
学校“十二五规划”提出,“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随着“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的推进,逐步明确了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目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内涵研究还不够深入,主要表现为:对人才培养目标与办学定位之间的关系分析;对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关系分析;对科教融合与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造成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与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标准质量还存在一定距离。
(2)人才培养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十二五”期间,学校逐渐构建起包括素质实践、基础能力实践、专业技术实践、综合创新实践等在内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和优化,但就目前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而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情况比较普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锻炼重视不够。目前的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成效与预期差距较大,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三:一是教育教学理念欠缺,对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特征缺乏足够的理解;二是实践教学形式化现象较普通,高水平实践基地偏少,利用率也非常有限,难以保证学生得到有效的实践锻炼;三是实践教学规范程度不够,学生参与实践深度不够,考核方式有待优化。
(3)人才培养师资队伍不足
学校“十二五”期间,明确将师资队伍建设的数量、质量、结构作为重要内容列入规划中,师资队伍建设获得了较大发展成绩,教学能力与教学投入也较之以前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新形势下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亟需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尤其是一大批既熟悉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又有相关行业企业背景的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从宏观上,学校在政策引导、机制激励、制度约束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从微观上,可通过创新师资建设途径、健全教学绩效考核、强化教师自我教育等措施,建立健全师资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确保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4)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够适切
学校“十二五规划”提出,“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并以此进行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通过与政府和企业合作,积极将地方资源优势转化为办学优势,创建起校企、校地合作平台,建立了教学科研、实习实训、毕业生就业等基地,取得了一定的办学效益。但总体来说,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有着地方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同类院校相比人才培养模式同质性较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趋势了解还不够深入,造成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偏离,很难培养出地方真正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加之目前政策机制不够健全,导致校企共建课程建设力度不够,校企合作深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2.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创新人才培养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和历史要求。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学校事业跨越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学校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的重中之重。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学校必须抢抓机遇,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实现“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主要目标。
当前,我校本科教育发展过程中正面临着诸多主要挑战,具体表现为:
从学校外部来讲:
(1)新产业、新业态日益增长对高质量高等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2)本科教育领域的来自国内兄弟院校的竞争态势日益显著,本科教育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标志性成果方面也面临巨大压力
从学校内部来讲:
(1)学科专业虽然基本覆盖,但高水平优势专业比重不高,专业办学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规模与结构还有待优化,专业对现代制造业的实质性支撑仍不够,工科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2)优质教学资源相对不足,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尚不健全;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对滞后,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不高,保证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制度尚缺乏落实,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没有得到充分调动;
(4)高水平教师显著不足,教师教学激励机制有待健全,广大教师投入并创新教学的内在活力需要进一步激发;
(5)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虽然起步,但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尚未深入,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主体地位;
(6)高质量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仍未显现,学生综合能力、创新创业素养和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专业文化传承有待加强;
(7)信息化建设水平滞后,对教育教学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综上,学校要在面临外部和内部环境的激烈互动过程中,以现有教育教学资源和目前创新改革模式为基础,积极把握机遇,从容应对挑战,对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机制、教师教学能力、教学质量保障、文化软实力等要素的既有优势和潜在机会进行因势利导,系统整合,制定科学全面的实施计划,显著提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十三五”人才培养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坚持走内涵发展路线,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人才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科学谋划,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创新创业教育;重构人才培养标准;彰显工科特色;构建多元化教学体系。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造就一大批“敢于担当、善于学习、勇于超越”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目标任务
1.总体目标
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完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主线,把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产教融合、创新育人”和“校企联合、协同育人”,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探索形成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保持和提升学校本科教育在国内理工科高校的既有优势和良好声誉。到2020年,构建形成工科优势突出、应用特色鲜明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成国内理工类一流的本科教育。
2.具体目标
(1)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供给改革的要求,丰富和发展“科教融合、创新育人”“校企联合、协同育人”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健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服务“三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到2020年,新建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基地3—5个,重点深化建设10个左右特色产业学院,吸引10所以上知名高校、100家以上骨干企业进入基地和特色产业学院开展合作,遴选500名左右的企业精英、一线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
(2)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建设适应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和平台,构建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强化学生科研实践,实现科研活动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对接;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支持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级创新创业大赛,加大对学生创业项目的扶持力度;深化创业学院建设和改革,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建立支持师生创新创业的科技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不少于1.5万平方米的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实践中心,每年投入10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
(3)重构人才培养标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落细人才培养标准;健全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标准的教学审核评估制度;完善涵盖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活动运行、学习支持服务以及教学质量监控的人才培养全面质量保障体系,建立教学质量责任人制度,探索建立学院教学质量指数(TQI)和教师课程教学质量系数评价制度;把课程体系改革作为重构人才培养标准的基础和突破口,每年投入300万元左右,“十三五”重点建设100门左右专业核心课程,开发50门左右项目型课程,引进30门左右的国内外优质课程。
(4)彰显工科特色。构建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架构体系;完善专业准入与退出机制,巩固和加强基础优势专业,扶持和发展新兴交叉专业,突出建设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推进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工作,工科专业以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建设目标,人文社科专业以专业综合改革为导向积极申报和建设各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引入国际认可的工程师培训体系,引入国际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增强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和国际竞争力。2020年,专业数量发展到50个左右,理工科专业集中度达65%,服务东莞市支柱产业的专业占比达80%以上,建成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10个以上,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数达到4个以上。
(5)构建多元化教学体系。积极探索模块化、项目化、案例化等教学方式,不断开展体验式、探究式、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改革考试方式方法,改进学生学业评价标准,大力推进研究性教学和自主性学习,实现从知识本位教学模式向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模式转变;注重课堂教学质量,推动教学工作从以教师、讲授为主体向以学生、学习为主体转变;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强化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以工程技术及实用案例为主线,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践,强化学生实验、实训实习、社会实践环节。
三、“十三五”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内容与举措
(一)创新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特色
1.创新工程教育培养模式。按照OBE教育理念思路,以培养“强实践、能管理、善创新”的未来优秀工程师为目标,采取分行业、分类型、分步骤、有重点稳步推进试点的工作策略,继续推进教育部和省级“卓越计划”工作。
推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与机制创新,探索建立“卓越计划”高校间、专业间协同发展、资源共享的长效机制,实现区域内的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共同研究和构建“工程教育”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开展实验室开放、实践基地共享、暑期工程教育学校、教师交流互访、学生联合工程创新训练等合作,确保学生能实质性参与企业工程项目研发,重点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鼓励支持学院作为办学实体积极开辟人才培养特区,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工程教育改革,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创新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以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龙头企业为依托,继续完善校企深度合作机制,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深入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共同培养人才模式。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明确政府、学校、企业、科研机构在学生实习实训中的责任和义务,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完善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制度,形成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建立校企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共同体;建立产学研示范基地,大力推进校企合作联盟和高校与企业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计划,依托企业开展技能竞赛;加大对产学研合作的支持力度,推进协同育人,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促进科研成果反哺教学。
3.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少而精、高层次、国际化”的原则,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健全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持续提升。在现有工程类、经济类、国际试点班、汉语言文学实验班基础上,支持鼓励学院各种人才培养试点项目,以“领跑者”的理念建立拔尖人才培养试验区,让拔尖学生为全体学生领跑,带动各类创新人才培养。
在学生选拔、培养模式、高水平教师参与、国际化合作、拔尖学生后续培养等方面加大力度,破解难点,持续改进;完善创新人才个性化成长机制,引导学生注重长远发展,促进个性化发展;完善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机制,让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完善国内国外合作培养机制,注重国外学习资源和学习交流;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产学研紧密合作等途径,以学校高水平科学研究服务高质量人才培养。
4.强化学分制教学管理。积极推行以选课制、弹性学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学分制改革,创建充足的基础课程资源、牢固的专业核心课程群体系和多元发展的专业发展空间,促进文理交融,学科交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奠定良好基础。推动建立课程中心,采用引进与建设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网络课程建设,增加学生网络选课和自主学习网络平台,实现通识教育和专业培养的动态平衡;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重点培养学生核心专业能力和素质。
改革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升级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建设教学云平台,推出手机客户端,订制推送学生学习信息、学业信息、让学生随时把握学习进程,掌握学习进度;逐步实现学生的选课自由制,弹性引导制,专业监控制,辅修专业和转专业指导制等措施,实现实验实训实习项目自主选择、分类指导的智能学分制系统;实施学生预选课程淘汰制,预约实验分项制,集中实习分专业预订制,毕业答辩申请制,学生毕业时时注册制等,最终达到学校进行学生的学习引导与预警,定向信息发送与通知,学生自主选课课程,自主决定学习进程,自主选择教师,自主决定毕业时间等目标。
(二)加强专业建设与评估
1.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学科交叉、社会急需的原则,采取立项形式,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促进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和协同发展,巩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成果,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
强化传统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引入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和行业新兴内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人才需求,申报建设相关新专业;积极扶持校企合作专业和新兴战略性产业相关专业建设;加大应用型专业建设力度;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工科专业建设;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改革,保证学生培养质量。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调整、改造、合并、撤销不适应社会需求、办学水平较低、缺乏专业优势与特色的专业。通过进一步调整优化,依托学科优势,拓宽培养口径,创新培养模式,加强学科交叉,打造一批在省内国内有影响力的优势特色专业,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的本科专业体系。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壮大实验教学队伍,鼓励实验教师开展业务培训、合作交流、访学进修等活动,全面提高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水平;继续加大教学设备的投入力度,保证人才培养条件和科学研究条件;积极推动实验教学中心管理体制,推动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建设,在此基础上积极申报省级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加强实验教学体系创新,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验项目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50%以上;加快推动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对有条件的实验室在全校范围向学生开放,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不断强化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建设,确保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数量稳步增长并有效利用;全面推进创新和创业教育,深入推进大学生研究与创新训练计划,支持学生参加数学建模、挑战杯等全国、全省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取得主要竞赛项目成绩位于全省同类高校前列;深入实施创业教育培育计划,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的锻炼,逐步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竞赛评价体系和监控体系,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竞赛激励机制;积极探索校企联合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对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进行优化设计,逐步形成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3.开展专业评估与认证。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依托广东省专业评价与评估系统,从专业培养目标、规格和标准,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过程执行,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条件与利用,产学研促进教学,学生就业与发展,专业建设持续改进等方面,开展专业评估工作,形成专业评估报告或专业发展潜力评估报告,指导专业建设与改革。
按照教育部和广东省审核评估要求,发挥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示范带动作用,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启动工科专业认证评估工作,积极探索国际评估,有规划、分批次组织有条件的专业参加认证评估,确保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建立专业持续改进机制,保证专业教育质量与专业教育活力。
(三)强化课程建设与改革
1.强化课程体系改革。根据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新特点,在系统理论指导下,按照学科和专业特征完善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充分考虑影响课程体系改革与优化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从总体上设计学生应当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应当形成的能力和素质结构,调整优化本科培养方案和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构建宽基础、多方向、重发展、适应性强的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的特色性,促进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自主发展有机结合。
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特色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吸收相关行业企业参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梳理课程体系,开展课程体系改革的需求评估和论证,以课程和培养环节的学习成效为基础,通过开发、更新和引进等途径系统构建课程体系。从总体结构、课程类型和课程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优化,积极探索课程系统结构模式,研究各类课程学分和课时比例结构;坚持通识教育课程要精而时新,学科基础课程要宽而坚实,专业基础课程要多而灵活,专业方向课程要广而有度,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类课程体系建设。依据培养标准对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形成课程体系图,表明不同系列课程之间的逻辑和对目标达成的关系;加强对课程建设的过程监控,健全和完善课程检查与评估制度,提高课程建设整体水平。
2.强化课程综合改革。根据构建以能力为本、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的需要,依托学校本科教育优质工程,采取“试点+立项”的形式,着力建设通识教育课、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要求课程教学队伍在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方法改革,创新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建设,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等进行系统性、全方位改革,逐渐形成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激励机制和长效机制。
在课程内容方面,要进行教学过程设计,反映前沿成果,经典理论要删繁约简,实践教学要求质保量;在教学模式方面要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性,根据教学需要合理设计教与学活动;在教学方法方面,要重视学情分析,以学生知识习得、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为导向,注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基于问题、案例、项目或任务的研究型学习等多种教学策略的合理运用,改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在考核方式方面,实施科学评价,逐步由结果性考核向过程性考核转变,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的考核,重点考查学生运用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资源方面,坚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原则,注重立体化学与教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使课程“由狭变广、由静转动”。
3.强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设施,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整合,构筑优质教学资源平台,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逐步完善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的学科课程资源和学习资源库建设。
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重点强化教学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其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等特征,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对于教师,要不断提高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对于学生,要鼓励利用信息手段进行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于教与学双方,要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交流,衔接好线上线下学习环节,采用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完成知识的系统再造,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
(四)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1.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协同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以青年教师培养为起点,全面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统筹协调和开展教学培训、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教学改革研究等活动,积极创新“引导、培育、帮助”三位一体的教师培养模式,完善激励机制,搭建服务平台,加强人文关怀,实行名师带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带青年教师的“青蓝互辅工程”,逐步形成“新教师上规范,青年教师做示范,中年教师当模范”的团队风貌,提高师资队伍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针对新入职教师,实施教学准入制度,上岗之前要进行为期一年的助教培养,接受入职教学培训,实施导师制、助教制和教学督导员制,进实验室从事实验教学或实验室管理工作,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针对中青年教师,通过课程教学技能培训、教学研究与研讨、专业建设论坛、团队合作工作坊等活动,巩固和强化教师业务水平与教学能力;针对尚有较大提升空间的教师建立以学院为主体的帮扶机制,通过督导听课、课程观摩、微格教学、开设示范课、开展教学竞赛等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
2.加强教风与学风建设。实施教风建设计划,以教风促学风,树立良好校风。引导教师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教师强烈的职业神圣感与责任感,增强教师以爱心与责任心为核心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完善教师终身学习制度,改进青年教师导师制、助教制和督导跟踪听课制度,健全教学奖惩制度与考核制度,探索教风评价办法,充分发挥教风对学生熏陶、激励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可信度。
通过发动、宣传、表彰等形式,调配学校资源用于教风建设;通过举办主题沙龙、教师讲课比赛、进修学习、实践锻炼等措施,统筹学风建设;通过定期组织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等形式,落实学风建设;充分组织发动学生,举办教风学风辩论会、师生恳谈会、师生教风学风演讲比赛等活动,形成教风与学风的有效互动,良性循环。
(五)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1.逐步健全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依托人才培养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宏观决策与指导,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出发点,积极研究和落实教学质量组织管理系统,构建“校—院—系”三级教学质量组织体系,发挥学校决策、指挥、组织和调度职能,调动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落实、检查、评估、支持保障等工作的积极性,确保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教学环节等执行情况;积极健全和完善教学质量监督与信息反馈系统,继续实施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建立校、院两级督导机制,以督促导,以导促优,完善基于学生的教学信息反馈机制,从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处理,学院的整改与反馈等方面,形成组织机构健全,制度措施规范,专项经费保障,运行调控高效的全方位、多层面、全员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系统。
2.持续改进学院教学评估。建立和完善教学基本状态库及评估系统,逐步构建以学校内部评估为基础,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和专业认证及评价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用人单位、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估系统。根据审核评估范围和要求,基于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积极改进学校内部教学评估工作;改善评估方法和手段,提升评估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高评估结果的效度和信度;加强评估后持续改进工作,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和挖掘,查找教学工作中的长处和不足,明确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提高教育教学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充分调动学院教学工作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3.继续完善教师评价体系。积极探索科学评价教师教学能力办法,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根据不同学科、专业间的差异性,结合学院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改进评教和评学方式,建立多维度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学院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教学研究活动;继续优化教师教学奖励机制,实行教学质量奖、教学优秀奖和教学名师三级教学奖励评审办法,更加突出了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充分体现一线教学工作的权重,让质量监督和评价机制更加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良性循环。
四、保障实施
(一)组织保障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加强对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指导,切实强化对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认识,遵守学校章程管理规定,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人才培养工作专项规划中的重要作用,营造人才培养工作的良好决策氛围,确保围绕人才培养的各项改革落到实处。学院党政一把手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直接责任人,要树立主动为教学服务的意识,为人才培养工作运筹帷幄,带头表率,深入开展相关教育教学活动,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和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二)队伍保障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校要积极采取政策引导,机制激励,条件约束等措施,使教师队伍永葆青春活力,积极投身教学。特别是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应积极通过规范和强化教学培训、研讨等活动,快速提升青年教师教学研究意识、提高对人才培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书育人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制度保障
完善校院教学管理体制,扩大学院办学自主权,建立激励机制,推进目标管理;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健全教学工作规章制度,采取措施,确保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并对执行情况进行严格考核;规范教学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建立教学管理人员培训制度,落实教学管理责任制,促使管理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管理和服务工作,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畅通部门沟通与协调机制,建立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联席会制度,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有效的组织合力;规范学生行为,促使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学习活动。
(四)条件保障
优化两校区教学资源,完善校园网、图书馆、实验、实训中心功能,营造良好教学环境,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加大教学投入,切实保障教学开支,学校学费收入中用于日常教学经费保证不低于30%,并保持逐年增长;加强教学实验室和基地的建设,每年投入不少于1500万,确保新上专业所需和教学急需的仪器设备;增加实践教学专项经费,每年每专业不少于15万,满足实践教学需求;设立专项教学经费支持教学改革,其中大学生创新项目经费每年至少300万,质量工程(含教学研究、课程建设项目)立项经费每年至少 200万,其他各类教学改革项目每年200万,教学奖励每年至少150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专项经费每年至少100万等。
下一条:“十三五”发展规划之科技工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