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抢抓国内高校“双一流”建设机遇,以卓越的创新教育和实践造福社会为共同愿景,加快将学校建设成为工科优势突出、应用特色鲜明、服务成效显著的国内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根据学校“十三五”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特编制本规划。
一、现有基础
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前身是成立于2012年4月的能源与化工系,2016年学校调整学科规划和布局,将应用化学专业并入,组建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学院下设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和能源与动力工程3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工程为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工程热物理为校级重点学科,应用化学专业被列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广东省特色专业,广东省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分布式能源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非粮生物质高效热解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莞市生物炼制技术重点实验室挂靠本学院。现有教职工60人,其中专任教师45人,正高职称10人、副高职称22人,具有博士学位43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6人(含外校兼职),“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人、校级培养对象4人,外籍教师1人,另有双聘院士1人,特聘教授4人,拥有1个东莞市科技创新团队。师资队伍中,45岁以下教师占比76.7%,是一支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
学院在校本科生近1600人,生源质量较高,应用化学专业于2016年实现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学院与东莞市沙田镇虎门港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广东五星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宏达工贸集团有限公司、东莞中电新能源热电有限公司、广东康菱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沙角电厂等多家单位达成合作协议,并与台湾电路板协会合作开设了《印刷电路板基础工程》课程班,为开展校企合作和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已建有1个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0个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含1个省级实习基地),推行了“卓越工程师教学培养计划”、“学业生涯导师计划”与“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计划”等一系列特色培养计划,以参与科技竞赛和校企合作为主要途径,进一步增强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升其实践动手能力,人才培养质量较高,学生获得第九届全国节能减排与社会实践科技竞赛三等奖等多个奖项;近5年考取中山大学等外校研究生93人,考研录取率约占毕业生总数的10%;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用人单位评价较高。
学院积极面向国家和广东省区域经济建设发展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近五年承担或参与了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973计划”项目课题、“863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等一批高层次科研项目,科研经费总额5000多万元。同时,与国内的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成果丰硕,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地方经济建设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面临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学校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转型时期,是推进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的关键时期。同时,也为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根据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规划,学校将全方位支持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包括工程热物理、应用化学两个支撑学科)建设和发展,安排学科、专业建设专项经费,重点开展学院的重点学科、重点平台和重点团队建设。在岗位设置与人才引进方面给予重点倾斜,精准引入学科领军人才、学科骨干或优秀青年博士;在资源配置方面提供优先保障,优化教学科研设备采购和管理流程,实现大型贵重仪器的资源共享,为科研工作以及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软硬件条件。
由于学院的发展时间较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建设还处在探索和发展、成长过程中,基础还不够坚实,学科发展不够平衡,学科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科研究方向需要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打造;
2.在高水平成果奖励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突破,横向课题的数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较少,特别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尤为突出,需进一步加强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的力度;
4.办公、科研、实验场地严重不足,与学院的发展不相协调,还需进一步加强投入与建设;
5.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还在实践探索之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
6.内部管理体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学院、重点实验室和学科之间的关系须进一步理顺;
7.青年教师占的比重很大,已开始成为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但由于青年教师都是从各个研究型高校或者科研院所引进,科研能力较强,教学能力相对不足,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发展目标与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的总体规划为指导,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科专业建设为中心,以师资梯队建设为保障,强化特色、扩大优势、突出重点、提升层次,致力于服务广东、支撑产业,积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在学科实力、科教融合、师资队伍、国际合作、党建创新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为建设工科优势突出、应用特色鲜明、服务成效显著的国内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思路
质量为要,协调发展。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根本”的发展原则,推进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集中优势资源,凝练新型特色学科专业群,重点突破,形成特色,创造优势,确保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国际合作、文化育人的协调发展。推进科教融合,完善教学科研互促机制,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
服务社会,开放发展。实施以市场导向的产学研深度合作战略,充分利用和整合校内外资源,推动开放办学,形成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协同发展的全新格局。深化校企、校地、校校、校所多元合作,创新合作形式,丰富合作内容,完善合作机制,增强开放合作成效。
以人为本,共享发展。突出“人”的关键要素,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助推教师成长发展,服务校友事业发展,使广大师生和校友成为学院和学校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实施引育并重的创新人才团队建设战略,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成果转化为抓手,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三)发展目标
1.建设优势特色学科。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科技发展前沿和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关键任务,优先建设“化学工程”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形成具有“能源化工”、“绿色化工”特色和优势的学科,并在部分学科方向上产生重要的国际影响力;加强“工程热物理”、“应用化学”二级学科建设,凝练和优化学科方向,力争将其建设成为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
2.打造科研创新平台支撑。围绕大化工领域科学发展前沿和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着力加强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端平台建设,打造学科汇聚团队、培养人才、科研攻关的堡垒阵地。进一步加强广东省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积极推进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东莞能源研究中心的建设;加快建设东莞理工学院食品智能化加工与营养健康研究中心,与茶山镇(中国食品名镇)共建食品智能化加工与检测协同创新中心,大力推进高校与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深度融合;依托广东省普通高校非粮生物质高效热解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改造、优化生物质热裂解实验平台,加强对生物炼制核心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争取在规划期内提升为省级重点实验室。
3.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适应创新创业时代要求和现代产业发展需求,丰富和发展“科教融合、创新育人”“校企联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三全五育人”工作体系,提高育人质量。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着力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2020年,学院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达到2000人,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继续推行“卓越工程师教学培养计划”,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提高办学层次,积极参与研究生基地建设。继续加强与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培养硕士生、博士生50人以上。
4.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办法,扩大教师队伍的规模,进一步优化年龄、职称、学缘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按照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定位,鼓励和引导校内教师与引进高层次人才协作发展,组建特色学科团队,培育一批学术造诣高、创新能力强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加强教师队伍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国际化能力。2020年,学院教职工总数达到90人,其中专任教师7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95%以上;具有国(境)外学习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45%,“双结构型”教师比例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4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学科研人员比例达到75%;力争建成1~2个省级教学团队或者省部级科研团队,培育3~5个创新创业团队。
5.提升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水平。促进科技创新同经济发展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需求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增强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提升科技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2020年,省部级以上项目总数达到25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达到100篇(其中三大索引收录80篇以上),申请专利50件以上,出版学术著作1~2部;加强核心技术研究与验证,完成2项以上省、市级成果鉴定;争取获得市厅级及以上的科技成果奖励2~3项,力争获得1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科研经费稳中求进,科研实际到校总经费数达6000万元;积极开展科技服务与应用研究,服务本地区企业、政府机构100家以上,与规模以上企业共建联合研发中心3~5个,协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3家;实现2项以上科技成果的转化并实现产业化。
6.建设国际化视野人才培养环境。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新的国际合作模式,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争取举办、承办或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在本学院与英国诺丁汉大学、澳洲科廷大学等国际名校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合作,坚持聘请外籍教师来校任教和合作科研,鼓励并创造条件选派优秀青年教师、研究生出国进修访学和开展合作研究。
四、具体任务和措施
(一)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1.抓好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建立完善的师资队伍的建设规章制度和配套措施,做好人才引进宣传与规划;建立合理激励机制,在评聘职称、职务中向优秀人才倾斜;建立起相对稳定的骨干层和出入有序的流动的教师队伍。
2.全职引进的专任教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按照学校、学院建设与发展需要,在规划期内从发达国家或地区以及国内相关学科的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全职引进25名教师;在任期结束后,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95%,高级职称的比例达到75%。另外,可以全职引进5名具有硕士学位及其以上的专职实验人员。
3.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按照专兼结合、资源共享的原则,做好兼职教师聘任工作,采用每二年一聘的形式,从与本学院学科专业相关的知名企事业单位兼职引进位具备讲授专业应用知识、创业知识、研发能力的科技人员,学院“双结构型”兼职教师比例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40%,定期来校讲学、教学和参与人才培养工作、科学研究工作等,根据学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类科技成果研发的需求,与校内专任教师们一起组建相应的教学和科研团队。
4.按照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定位以及学科建设的需要,柔性引进或全职引进10名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学科专业带头人以及具有明显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学术骨干等。
5.力争设立化学工程学科的“珠江学者”岗位,并聘请到该岗位的专家学者。
6.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强化教师培养。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加强对工作年限不足三年的青年教师的指导工作,重视培育中青年学术教学骨干,持续提高青年教师专业实践技能,鼓励支持青年教师申报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培养计划、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等,积极支持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进修、培训、访问;鼓励教师参与企事业单位实际项目的工作或挂职,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参与这类型能力提升的专任教师人数不少于教师总人数的60%。
7.重视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促进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和服务意识、管理水平的提高,表现突出的,予以奖励。
8.切实贯彻落实“教授治学”精神,真正发挥学术分委员会的作用;深入开展师德教育活动,维护诚信氛围,营造优良的教风、学风和工作环境。
(二)学科专业建设工作
1.规划学科建设结构,保障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成立由学科负责人任组长的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年度任务和责任主体、考核标准及办法,高效完成学科建设任务。
2.积极扶持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关注地方产业特色,联合国内外知名高校,建跨学科、多层次、高起点的学科群。
3.凝练特色,合理规划,明确学科建设和发展重点。优先建设现有“化学工程”省级特色重点学科,促进化工、能源、资源之间协调发展,相互交叉融合,形成具有“能源化工”、“绿色化工”特色和优势的学科,整体实力进入国内同类学科前列,并在部分学科方向上产生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4.加强“工程热物理”、“应用化学”二级学科建设。重点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食品质量与安全等学科方向,不断凝练特色点与生长点,为申报省级特色学科做好准备工作。
5.认真搞好学科团队建设。鼓励和引导校内教师与引进高层次人才协作发展,组建特色学科团队,通过联合工作、共同发展,培育一批学术造诣高、创新能力强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加强对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提升高学历人才比例,不断提升学科队伍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加强分布式能源系统与可再生能源研究东莞市创新团队的建设,筹建先进催化与新能源材料创新团队。
6.集中力量,继续加强广东省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普通高校非粮生物质高效热解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支持外单位研究人员来做访问学者;建立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学术氛围,培养一支多学科交融互补的研究学术团队;加强应用研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7.顺利通过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检查验收,争取将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建设成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8.合理使用学科建设经费,努力扩大学科建设经费来源渠道,不断改善学科建设条件。依据本学院的学科建设目标,建议学校在规划期内安排1000万元学科建设经费用于本学院学科建设。
9.合理规划专业布局,完善本科专业建设。巩固已有的3个本科专业,优化与调整专业发展方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大新增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建设力度,建设2~3个广东省内知名的特色专业。
(三)人才培养工作
1.定位和目标
(1)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服务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至少与东莞市或珠江三角洲区域的6家相关的龙头企业单位或重要事业单位合作,邀请他们实质性地加盟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每年至少召开1次理事会会议,研讨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达成共建共识和方案,形成会议纪要,在学院公布并报送教务处备案。
(2)组建学院的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工作会议,研究本科教学工作及教风、学风建设问题,相关工作会议纪要报送教务处备案。
(3)学院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党政联席会议专门研究本科教学工作,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本科教学研讨会,学院教学一线人员不少于90%参加;分管教学的中层干部以及教龄不满3年的青年教师每人每学期听课不少于6节;其他中层干部、专业(课程群)负责人以及教龄不满5年的青年教师每人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节。
2.教学建设与运行
(1)组建专业教学团队,每个专业教学团队有不少于10人的骨干教师;每学年安排青年教师不少于10天到合作的龙头企业单位或重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培养1名校级教学名师。
(2)落实专业负责人制,成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领导下的相关专业建设委员会,每个专业建设委员会中至少有50%以上的相关产业高层次企事业单位人员加盟,每个学年度至少召开1次会议研究产业对现代知识体系的需求及专业建设相关问题;完成1个省级特色专业的申报和建设,并争取通过广东省有关部门组织的检查验收。
(3)建立学院网络本科教学平台,超过50%的课程进入网络教学平台;新增2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争取新增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每个专业开设有3门及以上的直接结合东莞产业的特色课程;每个专业至少有1门课程采用英语或双语教学。
(4)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培育并争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争取新增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每个专业新增并完成2项校级、1项省级教改项目;在国内外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篇以上;“应用化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专业按期参加工程教育认证,并通过教育部验收。
(5)新增申报建设1个省级实践教学基地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每个专业与合作企业或事业单位共建1个实验室和不少于4个有效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企业(行业)专家实际参与实习、实训等课程的学分≥10学分;实验室100%向学生开放,各专业实验课开出率100%,且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实验课程总数≥90%;毕业设计题目来自生产实际的比例≥80%。
(6)编写或引进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教材,争取新增 1部“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平均每专业出版1部自编教材。
(7)教授和副教授100%为本科生上课,所有参与本科生教育的教师每教学周都必须安排至少2小时的时间为大学生答疑解惑或与大学生们共同研讨问题,专任教师中担任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指导教师、学业导师或班主任,或吸纳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的比例≥70%。
(8)学院承担1个以上校级及以上学科竞赛活动;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人数占比80%以上,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获校级及以上奖励人数与发表论文、技术发明、发表文艺作品等人数之和占比≥15%;获取教务处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比例≥20%。
3.教学管理与质量
(1)制定、完善并执行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制度。对照本科教学评估细则,对学院的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价,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重在建设”的原则,将教学工作评价的目标与内容作为日常教学建设与管理的主要内容,教学档案齐全,网上可查。
(2)明确培养质量标准,建立学院教学督导机制和队伍,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工作会议;所有新入职的教师都必须经过试讲环节,并经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考核合格后方可为本科生上课;每学年至少进行1次本科教学竞赛,至少开设2门教学优秀示范课程;每个学期在学院内部公布教学状态数据,包括教师教学质量测评结果,并及时提交教学质量年度报告;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学生座谈会以改进教学。
(2)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现“零距离培养”理念,以现有平台为基础,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实训中心”,将科研项目特别是横向课题输出为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化课程,接纳大学生实习实训,开展创新创业指导和培训,提供创业项目孵化的软硬件支持。
(3)学生一次就业率≥8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85%;本科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录取率不低于5%。
(4)所有专业以良好以上通过学校评估,至少有1个专业形成有特色的、较为稳定的、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争取系教学工作评估获得良好等级。
4.研究生培养
(1)制订和完善本学院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增设专职研究生管理秘书岗位,积极为研究生的专业学习、科研工作以及毕业论文写作创造条件,为研究生提供稳定的生活补助和奖助学金,以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2)积极参与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东莞)和东莞名校研究生院建设,继续加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工作,争取新增2个国(境)内外大学或研究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
(3)在读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按照培养单位的要求发表同时署名“东莞理工学院”的SCI、EI收录期刊论文或中文核心期刊收入论文或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争取获得1项省级及以上科技竞赛的奖励或其他荣誉奖励。
(4)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所完成的学位论文抽查均达到“合格”,并无学术道德不端行为。
5.校友工作
加强校友工作,建立常态化机制,推进校友工作信息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提升校友工作水平。加强校友资源数据库建设,完善校友名册等基本数据。做好校友联络工作,完善毕业班级校友工作联络员制度,通过各种信息载体保持校友联络。完善校友工作组织体系,加强重点地区、重点部门、重点领域校友工作。做好校友服务工作,挖掘优秀校友典型事例,宣传校友风采、校友活动、校友企业,为校友发展提供服务。积极培育合作项目,了解校友资源优势和需求,寻求合作指点,为母校和校友开展学术研究、产学研合作牵线搭桥。
(四)实验室建设工作
1.按照国家、省、市、厅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重点实验室或工程研究(开发)中心的建设工作,确保良好运行和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实验室(中心)的管理,确保仪器设备完好和稳定工作。
2.完善实验教学平台,做好化工、能源专业的本科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工作,使该中心能够在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在广东省同类高等学校中具有特色和优势,并争取申报广东省本科教学示范中心。
3.积极推进内部所有贵重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开放、共享,逐步实现院级实验中心对教学、科研贵重仪器设备的统一管理、维护,实施网络预约使用制度,保证正常运作、开放共享,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为师生提供优秀服务。
4.制定贵重仪器设备年度效益评价体系,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考核合格率达到90%以上,严格执行贵重仪器设备使用登记制度,贵重仪器设备使用登记率达到100%。
5.做好仪器设备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确保仪器设备账实相符,仪器设备完好率达到95%以上。
6.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使用登记、年检和维保制度,并制定相应的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
7.落实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实验人员坐班制;核定实验技术岗位需承担的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特别是实验室安全管理)、仪器与设备维护及科研服务等工作考核标准,实施年度量化考核。
8.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特别是消防管理工作,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确保科研及教学实验室100%纳入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队伍,落实实验室安全自查月报制度,定期开展实验室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最大限度地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9.开展应用型人才的实验教学评教,积极推动实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应用能力训练的实验项目每年保持20%的更新率;承担3项校级及以上的实验教研、教改及实验室建设项目;编写或出版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材2部;发表实验技术及设备管理类的论文不少于2篇。
10.坚持开展实验室评估工作,合理制定教学实验中心年度建设计划,通过实验室结构优化及实验室资源整合,促进实验室可持续发展。
(五)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
1.整合科研队伍,梳理科研方向,提高科研效率和水平。根据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学科布局,以智能制造技术与工程为核心,结合本学院现有学科基础,对现有的研究力量进行整合,合理划分出“分布式能源系统”、“能源催化与低碳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等研究小组,充分利用群体力量组织科研攻关,快出成果、多出成果、出更高水平的成果。
2.整合学院的科技资源,确定有限目标,加强国家、省市级以及与东莞市乃至珠三角区域企事业单位合作的科技项目组织力度,积极承担各类各层次科技项目(包括社会服务项目),特别是为东莞市乃至珠三角区域解决实际科学、技术和社会问题的科技和社会服务项目。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总数达到25项,科研经费稳中求进,科研实际到校总经费数达6000万元。
3.加强科技与社会服务项目以及项目经费使用的管理。严格按照项目主管部门制定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要求,坚持申请立项和过程管理并重、服务支撑和监督管理并重的原则,实行项目负责人责任制,提高各类项目的完成质量,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并争取获得高层次科研成果奖励。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达到100篇(其中三大索引收录80篇以上),申请专利50件以上,出版学术著作1~2部;加强核心技术研究与验证,完成2项以上省、市级成果鉴定;争取获得市厅级及以上的科技成果奖励2~3项,力争获得1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4.建设好已有的广东省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普通高校非粮生物质高效热解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确保通过验收评估。积极推进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东莞能源研究中心的建设,加快建设东莞理工学院食品智能化加工与营养健康研究中心,与茶山镇(中国食品名镇)共建食品智能化加工与检测协同创新中心,大力推进高校与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深度融合。
5.构建全方位和立体化服务体系,以协同创新为引领,通过开展科技公关、项目联姻、成果孵化等形式,打造以学科团队为核心的高水平合作团队,建立面向区域的、开放式、全方位科技创新服务模式;充分发挥本学院的人才培养优势和地域优势,紧密结合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能源和化工等专业人才的需求,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在化学化工、能源技术、能源审计等方面开展短期专业技术培训和企业技术骨干培训。
6.积极推出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在合作的企事业单位中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步伐,建立校外科技产业基地或示范基地,在规划期内实现2项以上科技成果的转化并实现产业化。
(六)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
1.开拓与新增不少于2个国(境)外高水平应用型高等学校对口院系的联系,开展有实质性的交流合作,实现学生联合培养、教师培训、合作科研等领域数量与质量上的稳步增长。
2.开展与境外地区的教育合作项目。增设学院层面与国(境)外对口院系合作联合培养学生或学生交流项目2项,本学院参加联合培养/交流项目的学生人数达到在校学生总人数的2%左右。
3.以各种形式派遣教师出国(境)进行学术交流、参加国际会议或相关学术培训(包括教师出国进修),累计派出人次能够达到本学院师资总人数的60%以上。
4.以各种形式聘请外籍专家来校讲学、授课或开展合作科研。邀请本领域的国(境)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累计不少于6人次,部分核心课程实现双语教学。
5.积极开展与国(境)外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或跨国企业的合作科研项目,争取2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
6.积极配合学校合作办学事务,接收外国来华留学生在本单位学习或实习,接收留学生的人数保持增长。
7.在版权转让的前提下,引进1~2部国(境)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和课程体系,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
(七)党建思政与学生工作
1.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履行政治责任,保证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学校党委决定的贯彻执行,把握好教学科研管理等重大事项的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在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2.健全和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集体讨论研究重大事项,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党政联席会议原则上每两周1次,决策有制度、班子有讨论、议事有规则、会议有纪要、会后有决议、运转有效果。健全院系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提升班子整体功能和议事决策水平。
3.选优配强教师、学生党支部书记,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注重从优秀辅导员、优秀大学生党员中选拔优秀党支部书记。
4.加强党员发展和日常教育管理,重视优秀青年教师、海外留学归国教师中发展党员,对党有感情、思想品行好、业务能力强、为人师表的优秀人才要安排专人联系,重点培养;认真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重视发展少数民族学生入党,进一步提升党员发展质量。
5.基层党组织对新入职教师的思想政治品德、学风进行综合考察和把关。在教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中,把思想政治表现和注重教学质量作为首要标准。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专业技师职务(职称),需有辅导员或班主任工作经历并考核合格。
6.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系统设计,落实人才培养具体举措,强化信念教育,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建立全周期的学生终身发展支撑体系,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继续巩固就业率,持续提高就业质量。鼓励更多学生到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深造、就职。响应祖国号召,立志扎根西部、扎根军旅。
7.依托学院学科专业优势,加强与地方、企业合作,完善实践育人体系,为学生参与科创实践、社会实践、就业时间、创业实践、公益实践搭建平台。
8.落实以学生健康发展为中心,在服务中加强引导,特别关注努力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全员育人工作机制,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效结合,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培养全过程,特别是在培养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工作。每学期每个学生与导师、辅导员或班主任至少谈心一次。
9.加强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和管理,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形成良好院风学风;以志愿者活动、二级心理辅导站活动、节能减排大赛为重要载体,开展富有成效的校园文化活动。
(八)管理制度建设工作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和健全院长负责、党总支监督保证的学院领导体制和党政共同负责的运行机制,院长全面负责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党总支书记承担和落实好从严治党的责任,确保学院的稳定与和谐,全力支持院长开展工作。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坚持党建工作和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
2.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全面推行本单位党务政务公开制度,积极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按照学校要求对本单位的中层党政领导进行群众测评,测评结果代表中层党政领导班子的政策水平和执政能力。
3.充分发挥学术分委员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分工会、二级教代会等对学院发展规划、教学科研、学科专业建设、队伍建设、行政管理、资金使用等重大问题以及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等重大事项决定的重要作用。
4.进一步改革内部人事分配制度,坚持优劳优酬、兼顾公平的原则,在科学、公正、公开征求教职工意见的情况下,按照学校及上级部门的政策和法规,制定和完善各项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建立适合本单位发展的分配制度和激励管理机制。
5.全面履行综合治理和消防安全责任制,保证不发生重大的责任事故和伤亡事故。
(九)特色项目
1.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星火燎原”—创新骨干培养计划
项目简介:培养创新骨干,再由科研骨干组建科研团队,实施创新性项目。
特色措施:采用自愿报名,选拔与培养相结合的选培模式,辅以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培养创新骨干,再由科研骨干组建创新团队,实施创造性项目(校内和国内科技创新赛事,企业委托的创新项目等),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领导能力、积极进取精神和钻研能力等。
2.校企继续合办PCB工程班
项目简介: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现高校与企业的“零对接”,能源化工系与台湾电路板协会(TPCA)合作启动《印刷电路板基础工程》公选课程,课程由电路板行业的工程专家及高管亲自授课,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到知名电路板企业实地参观的机会,而且能创造实习甚至就业的机会。
特色措施:由产业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PCB厂工程专家及高层管理阶层亲自授课并免费提供课本。课程学习过程中,除学习到硬板及软板的制作流程外,TPCA会安排参访电路板厂的机会,使理论与实践能够并重。同时,针对本项课程TPCA特设置《PCB学院奖学金》,每名补助人民币1000元,学生可在课程结束后,依据奖学金设置办法提出申请,与该学期参与选修本课程的学生角逐奖学金名额。选修本门课程并通过期中及期末考试后,将由TPCA制作学修本门课程的结业证明,可做为将来在电路板产业求职加分的项目之一。选修本门课程表现杰出者,将优先获得台资企业受聘机会,使学生的就业面更广。参加该课程的学生,未来就业后可以半价参加TPCA所举办的教育训练,让学生在电路板学习路上,更加专业。
3.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应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
项目简介:以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立项建设项目—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综合改革为契机,培养以能力为本位的应用型人才为核心。
特色措施:坚持产教融合,产业驱动专业改革,行业企业市场配置。建立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机制。建立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建立真实应用驱动教学改革机制。
结 语:
在“十三五”期间,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将全面贯彻我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的奋斗目标,全面融入东莞乃至珠三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践中,积极开拓进取,切实提高本学院的人才培养和自主创新能力,在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科技创新等方面迈上新的台阶,为东莞理工学院的发展,为东莞地方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