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6.9)
“十三五”时期,是学校以“守正出新,登高致远”理念努力创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保证学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东莞理工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精神,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指导文学与传媒学院未来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编制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学科体系、年度工作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在“十二五”事业发展的基础上,未来5年学院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贯彻学校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奋斗目标,服务东莞“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的城市建设,借鉴国内外高水平文学与传媒学院的成功经验,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东莞理工学院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总体规划》(2015-2020)等文件精神,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突出改革创新,注重内涵发展,切实提高质量,为在我院实现“以卓越的创新教育与实践造福社会”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2.目标与定位
总体目标:围绕学校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需求,打造省内较强的学科交叉平台,培养具有创新思维、思辨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建设特色鲜明的省内知名的文学与传媒学院。将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经贸英语等专业建设成为省内同类院校居于相对领先地位、教师齐、队伍强、教学质量高的有影响的专业。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推动学术研究为动力,提升学科建设层次;以科研为依托,探索横向合作模式,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以加强党建工作为引领,凝聚全院师生智慧,创造健康发展环境;以创新制度建设为保障,优化考核改革方案,激发学院发展活力。
基本定位:
发展目标定位:建设特色鲜明的省内知名的文学与传媒学院。
办学类型定位:特色类应用型人文学院。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夯实基础,申报硕士点,创新校企合作共建教育模式与机制。
办学规模定位:“十三五”末,在校生总规模控制在2200人以内。
专业布局定位:本科专业控制在6个以内,根据社会需求推进多学科
专业布局调整。 学科布局定位:以中文学科、外语和传媒学科为基础,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
人才培养定位: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着力培养适应现代产业
发展需求,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二、基础、挑战与机遇
“十二五”期间,文传学院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以评促建,深化改革,顺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学院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为努力创建高水平的理工科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基础
文学与传媒学院现有四个系部:中文系、外语系、传媒系和公共外语教学部,开设汉语言言文学、广播电视学、文化产业管理、英语、日语等5个本科专业。开办人文科学实验班,在校生1830余人。现有教职工
122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45名,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学位26名,外籍教师18人,台湾籍教师3名。中国语言文学为学校一级重点建设学科,拥有汉语言言文学省级教学团队。
——服务区域和行业的能力逐步提升。“十二五”时期,学院凝练专业特色,发挥学科团队优势,彰显文化高地的引领功能,以文化滋养地方社会。积极推进地方文献古籍的校订、勘误工作;积极参与地方非遗文化保护工作;积极参与新型城镇化与城市文化发展研究工作。构建东莞公务员培训中心、城市文化研究中心与岭南金石艺术中心等三大平台,继续做好“新莞人融入东莞城市文化援助计划”、“东莞社区媒体平台建设”、“东莞水乡片文化产业与创意开发规划”、松山湖“大学创新园创建影像纪实”、东莞图书馆“地方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等工作。
——学科建设成效显著,科研工作成果丰硕。“十二五”时期,学院先后承担国家级课题4项、部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12项,获得课题经费500余万元;出版学术专著、译著和教材17部,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本学科成员2人荣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东莞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4人在东莞理工学院青年教师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城市文化研究中心、广东省数字媒体实验示范中心、出版《城市文化评论》13卷。
——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学院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系统建设,紧抓教学质量工程。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近年来,学院通过教学改革,开展全员育人,依靠各类教育教学平台,全面提升学生培养质量。积极参与国内外比赛等,均取得优秀成绩。大学生学科竞赛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绩和进步。
——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十二五”期间,学院根据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的需要共计引进招录师资20余名,高级职称教师、博士学历学位教师占比46%;创新培养机制,组织各类教师培养
——国际化办学水平逐步提高。“十二五”期间,走出去和引进来在校际交流合作、国外优质资源引进、人才海外培养、学院及学科学术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与日本长崎国际大学、美国俄亥俄大学等开展交流合作。 ——党建思政工作成效明显。文传学院党总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高等教育方针,围绕“学习修身,学以致用”“三型”党总支主题创建工作,充分调动全院教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紧张、有序、扎实、高效地开展工作,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狠抓教学质量管理;以学科建设为契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促进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化与正常化;重视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密切联系实际,进一步做好本科生就业工作。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院拥有1万余册岭南地方文献资料室,建设有虚拟演播室、非编实验室、电话采访室、多媒体录播室、摄影与摄像实验室、体感实验室、语音室等。其中,“数字媒体实验中心”为广东省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2.挑战
一是技术因素。互联网不是单纯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手段,它是使社会、现实、市场重组的一个结构性因素,也是一种重新构造市场、构造现实的一种结构性力量。互联网使社会环境和规则都发生了天翻地覆地变化,原有的文学与传媒理论、实践的知识体系,与今天的现实相比已经相去甚远,并导致了在教学理念、逻辑、框架,包括手段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另一方面,传播实践的主流媒介已经历史性地开始由过去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转移到互联网。如果对互联网的运动逻辑、价值发生等没有比较透彻的认识,整个人文学科就不可能有突破性进展。 二是人的因素。杰出学者、学术大师和顶尖的学术带头人相对缺乏;学术力量较分散,学科资源需要整合;对于文学和传媒的相关学科交叉研究还刚起步,培育得少;学科梯队、创新团队的结构尚需强化;学科队伍的整体水平、创新能力、科研整体实力有待进一步加强;重大科研项目数量不多,科研经费较少,特别是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具有影响力的一流成果比较少;推进与产业结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有待提高;与国际国内的交流和合作有待深化,现有地位和竞争力有待提升。 三是体制机制的因素。人事管理机制单一,考核评价体系滞后;专任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队伍规模偏小,教学科研支撑人员队伍比较薄弱,高层次人才数量不多;考核评价体系不够科学,以论文、项目数量和教学工作量为主要指标的评价方式不能有效激发教学科研人员关注国家和地区战略问题的积极性;职称评审中的科研指标权重客观上导致了教师
“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出于职称晋升的考量,教师在可量化为项目和学术论文的科学研究中投入了比人才培养更多的精力。科教协同机制不畅,学校未将科学研究对教学的贡献度作为人事考核的指标,客观上导致教师没有积极性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学科建设的成果难以辐射人才培养。
3.机遇
战略机遇。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推动了知识社会以人为本、用户参与的下一代创新(创新2.0)演进。“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互联网+”亦是传媒的最新形态,互联网+文学是文传学院快速提升国内外影响力,不断提升发展层次的重要战略。
平台机遇。“城市文化研究中心”、“岭南金石艺术中心”、“制造业产品文化创意再设计中心”为学院最具特色的三大研究与应用平台,其中,城市文化研究中心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研究基地,该中心全国公开出版发行研究专刊《城市文化评论》。
学科机遇。围绕学科建设,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政策,形成了良好的学科发展的政策环境。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要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要引导和支持高等院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活力。
人才机遇。社会需要文学与传媒复合应用型人才。复合应用型人才一直是近年来人才资源研究中被反复提及的中高级人才,它是一种专业知识和传媒知识、本专业知识和他专业知识的综合,并具有较强的业务处理能力。目前,我院在以传媒、中文、管理、外语类专业为主的格局下,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改革,不断提升就业竞争力,培养当前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是一种机遇。政策机遇。2015年7月,广东省、东莞市积极推进学校进行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战略为我院提供政策改革提供巨大的空间。
三、主要任务
“十三五”期间,通过五年建设,文传学院形成成熟的治理体系,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一套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一系列高层次的学科发展平台,高水准的培训基地与智库,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并做好专业设置和硕士点申报的政策调研和可行性研究。
1.建设现代学院制度架构与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学校按照“1 + N”模式,即“章程 + 若干核心制度”的模式构建学院内部治理框架,进一步修订、完善学院的各项管理制度。学院将不断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完善学院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推进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切实保障教职工参与学院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构建起决策、执行、监管相互衔接,协调一致的管理体系。
2.确立教学转型理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强化教学转型发展,扭转重科研轻教学现象,做到学科支撑专业、科研反哺教学,坚持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四位一体”。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保障实践教学比重,同时,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特色教材建设与管理机制。强化“导师制”培养与管理模式,探索人文实验班、卓越新闻班、英日实验班等教学新路。
3.确立科研质量理念,推动学科建设层次 学院将进一步梳理与凝练学术研究方向,做亮特色,做强队伍,提升学术研究水平,积累学术研究成果,形成学术研究团队,扩大学术研究影响力。学院支持与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出国留学深造、读名校名师博士后。学院将继续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加强联系,深化与拓展横向合作研究项目,开展专业培训与课题合作研究。通过拓展横向合作研究,积累学术研究基金,促进系列学术精品的培育与发展,支持与保障学院科研工作迈向新台阶。
4.确立学科引领理念,加强特色学科建设 学院突出学科、人才、科研三位一体,强化学科内涵、打造学科特色、提升培养质量,努力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学科建设。学院将以二级学科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凝练学术研究方向,加强学科团队建设,做到学术研究“人人有队”,学科建设“人人归队”,队伍建设形成梯队。
5.确立人才强院理念,加强类型化师资建设 全面提高专任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与综合素质,是学院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培养青年学术骨干教师,引进具有发展潜力的学术方向带头人,是完成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人才保障。实施师资队伍分类建设,在师资培养、人才引进、团队建设等方面,按照“教学主体型、教学研究型、科研主体型”的类型化机制组织实施。
6.确立教育国际化理念,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教育国际化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指标,对外国际合作与交流是衡量学院学科建设水平高低的重要砝码。目前,学院与日本长崎国际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下一步制定与学科建设相匹配的国际化合作与交流的政策性文件,提高广大师生参与国际化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学院的外语人才优势,努力拓展国际化工作的新视野、新思路。进一步建设好学院英文网站,加大国际化宣传力度。
7.确立学生主体理念,创新学生教育管理 学院将进一步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创新学生教育管理,积极探索学生工作的新思路与新举措。学院将坚持“有成效、有作为、有地位”的务实性学生工作思路,确保学生工作的整体水平在本校考核系统中争先进位;学院将紧紧结合专业的自身特色,以学风建设、专业建设、素质建设、能力建设等为窗口,精心设计工作方案,开展丰富多彩,且具有学院特色的亮点活动;学院将健全管理体系,努力做出工作实效。在实施专职辅导员管理的基础上,积极调动兼职辅导员、班主任、学业导师的工作热情,形成综合性的学生管理体系;学院将做实学业规划,切实加强创业指导,以学生的就业创业为目标,以全方位的视野、全程式的观念做好学生的学业规划。
8.确立党建创新理念,营造健康事业氛围 扎实推动与实现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必须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院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员思想认识,深入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创新设计,发挥各类主体作用。以学院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组织建设、学生工作等方面为“设计园地”,以党建创新活动与最佳党日活动为“设计载体”,充分发挥教师在办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主人翁态度。切实加强教代会、学代会建设,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会、共青团、关工
委等群团组织以及无党派代表人士在学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主要举措
文传学院学生要深入解读汉语和外语文本,准确通过文字来表达思想和情感,能够形神兼备、流畅地进行口语表达,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如书信、文本、电子邮件、多媒体信息,借助现代化媒介,把信息传播出去。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健康心理、强壮体魄,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高雅的艺术趣味,能够和谐地融入周围环境和人群。学生能够和互联网有着天然的亲和力,掌握现代网络技术,接受现代化的思想、知识和技能。为此,学院规划的主要举措有:
1.人才培养模式
突出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以市场需求确定专业发展方向,构建不同专业课程群,强调个性化发展,注重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推进多元负责的本科生导师制,聘用专业实践型一线教师。
2.专业建设
全面深化专业综合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逐级建设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一批有力支撑地方社会发展的特色学科专业。按照准确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的原则,推进各专业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形成一批教育观念先进、改革成效显著的专业点,推动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 专业数量与学院规模相适应,巩固和加强基础优势专业,发展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专业,扶持和发展新兴交叉专业。“十三五”期间拟申报和建设1-2个新专业,到2020年,学院专业数量达到5-7个。
3.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在于更新课程内容,开设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生素质能力息息相关的前沿性、实用性新课程。强调网络背景下文学与传媒学院的现代化建设,使学院课程内容、方法和手段现代化,以培养高水平和高质量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毕业生。教学模式的网络化,将渗透到该专业的每一门课程建设和改革之中。
学院内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文化产业、英语、日语等专业配合,探讨专业间的合作渠道,共享教学资源,通过综合创新的尝试与实践,开设适应社会需求的新课程,以充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 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强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等重点文化产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依托大学教育体系保护、传承和创新民族传统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高素质文化创意人才。
4.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确立信息时代新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陈旧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强调教学内容以现实需求为中心,学科导向以网络技术为前沿,贴近时代,追踪热点,关注现实。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压缩单纯讲授时间,专业总学分严格控制在150学分以内。重视学生课堂接受效果,注重治学方法,提供宽广的自由讨论空间,提供前沿的学术动态和丰富的学科资料,形成一个文学与传媒的案例库,包括经典著作、文化产品、业务、经营、理论、伦理、法治等方面,超出一门课程和一个教师的局限性。
遵循心理学原则进行授课,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步骤,在轻松、自由、平等气氛中进行教学活动。建立师生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提倡教师建立和学生信息沟通的现代化路径,提倡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和思考,并计入该门课程的平时成绩。强调凸现学生的个性潜能。实行素质测试,采用开放式考试和弹性计分方法,实行激励机制。
5. 师资队伍建设
科学合理规划团队建设。进一步优化由不同专业、不同学缘、不同专长人员组成的教学团队,稳定教师队伍,提高团队凝聚力。通过承担学科建设和相应的科学研究工作,使团队成员成为教学科研融合型教师。教师是学生培养各种能力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没有合格的师资队伍,培养目标的实现就无从谈起。学科建设坚持以培养与引进并重,提高学科专业队伍的建设。重点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把封闭式的师资终身制转到竞争式的师资流动制上来。鼓励教师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建立鼓励优秀中青年教师增长才干和脱颖而出的机制。对那些高水平、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教师要打破论资排辈的旧观念,加大资助力度,给予特殊荣誉和奖励,鼓励和支持冒尖;对不合格的教师坚决解聘。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和市场法则,以优厚待遇在国内选聘优秀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科研人才。加速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步伐,造就、扶助和聚集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以保证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6. 专业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 进一步加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现行实践实训管理体制,构建立体型实践教学体系。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改善实验条件,全面推进实验室开放,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强专业实践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充分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促进深度产教融合,尤其加强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实践基地和龙头企业的联系。以基地为基础,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7.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
网络时代对人才要求的核心能力是学生具有思路清晰的读写能力,这正是文学与传媒学院义不容辞所应该承担的功能。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文学与传媒学院首当其冲。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精神,是通过对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的传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精神、性格、态度。
因此,文学与传媒学院的专业教学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条件,创造环境。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必须注重个性的解放和个性的发展。要把使学生获得一定量知识的教学目标转到使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上来。要教会学生采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提高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掌握比较和选择的学习方法。
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归纳、推导、论证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建构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要把侧重基本知识考核的教育评价体系转到侧重应用知识能力考核的教育评价体系上来,以考察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程度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侧重考核学生的知识接受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教师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评价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发现、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主要抓手
1.围绕学科评估体系指标整体推进学科专业建设 以审核性评估为抓手,全面实现以评促建,促进专业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完善常态的专业评估和质量监控体系,根据专业评估结果调整优化专业布局,建立健全专业预警机制。构建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架构体系。
以学科评估体系作为学院发展的标尺,秉承“质量、成效、特色、分类”的理念,推动学科评估工作的开展。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四大一级指标。
一是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任务,通过审核评估建立起“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三维度评价模式,全方位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其中“培养过程质量”主要包括“课程教学质量”、“导师指导质量”、“学生国际交流”三个方面;“在校生质量”主要包括“学位论文质量”、“优秀在校生”两个方面。其中,“优秀在校生”属于主观评价指标,考察学生在校期间的突出表现;
“毕业生质量”主要包括“优秀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评价”两个方面。
以“代表性优秀毕业生”职业发展情况来体现学科毕业生质量。
二是师资队伍与资源。“师资质量”既考察学科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又考察师资队伍的结构质量。改变以往单一的“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师资队伍评价方法,采用“代表性骨干教师”评价师资队伍水平,同时将“青年人才”单列评价,考察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采用主观评价方式,由专家从整体上考察师资队伍水平、结构及国际化情况等结构性质量;“专任教师数”主要体现师资充分性;“支撑平台” 是学科实力的重要反映,属于学科的“积累质量”。按照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定位,鼓励和引导校内教师与引进高层次人才充分融合,组建特色学科团队,通过联合工作、共同发展,培育一批学术造诣高、创新能力强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促进科教融合。教师队伍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不断优化。到2020年,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60%,具有国(境)外学习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50%,“双结构型”教师比例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40%以上。选拔树立一批具有示范及带头作用的各级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以引导和激励全体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教研和教改工作中。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在职提高学历层次,加大高水平师资引进力度,保持恰当的生师比。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构建一支多层次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
三是科学研究水平。“科学研究水平”下设“科研成果”、“科研获奖”、“科研项目”三个指标。“学术论文质量”采用“三结合”评价组合:坚持质量与数量相结合,采用代表性论文,在“比总量”与“比人均”之间找到平衡点;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结合,通过统计“A类期刊论文”进行客观评价,并通过“代表性论文”进行 专家主观评价;坚持国内与国外相结合,要求代表性论文数和“A类期刊论文”中,应包含一定比例的中文期刊。“出版著作或教材”中将教材编写列入科研成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高质量教材编写,促进学科基础建设质量提升。
四是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强调学科的特色贡献,分设“社会服务贡献”和“学科声誉”两个指标,体现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做出的贡献以及社会影响。“社会服务贡献”是提供若干对社会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典型案例”,克服“一把尺”的评价方式,避免“同质化”;“学科声誉”包括学术声誉和学术道德等方面。
2.以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外国语言文学为建设内容,催生学科交叉发展 学院充分利用既有教育资源,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专业,形成多学科稳步发展的专业结构与布局。一级学科涵盖了学科队伍、学科平台、科学研究、基础条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内容,是一项综合性建设工程。整合学科资源和学科方向,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合理配置,根据信息化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文学与传媒学院现有的学科优势,瞄准前沿、注重特色,开拓研究领域。通过改造、交叉、整合等形式,避免在学科设置上的趋同现象,催生汉语言文学、文化产业、广播电视学、英语、日语等专业的异质化,形成差异化、错位竞争的良性学科生态,文化产业专业的跨文化传播课程、广播电视学的英语播音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以及所有文学与传媒学院的媒介素养课程均可改造整合。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进行跨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调整,寻求学科发展的新增长点,培育和发展处于学科前沿的或解决国家、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的交叉学科方向。
3.立足学科前沿,积极融入国家、区域和行业的发展战略 面对复杂的社会变革、技术升级和媒介变迁,学院的相关学科需要与时俱进,建造起适合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战略的新的科学基础框架、逻辑结构和方法体系,使之能够在实事求是地总结中国文学与传媒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科学解读现代学科特点和规律,为相关的发展战略提供思想方法的指导,为实际的文化生产与传播工作的运行提供专业的原则尺度。
学院应密切关注国家、行业和区域的重大战略。当前,人的社交、生活和学习已经全部网络化,媒介化生存已经成为当前必然的生活方式。新媒体的碎片化和去中心化带来了文化生产的再造。文化产品要满足用户需求,媒介化生存和文学的现代转化是文化传媒业发展前沿重大实践和理论课题。积极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需要进行全方位对接,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创新、项目创业相结合的融合教育是文学与传媒学院发展的重要抓手。另外,专业学习也是一个媒体研发创新的过程,其中的优秀项目可能被传媒公司收购或者会得到融资,也是融入行业发展的一条路径。
4.构建培养语言、文学与传媒应用人才的学科体系 一是基础部分。基础部分是关于媒介素养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社会体系和社会文化。具体到语言、文学与传媒学院的学科体系上,就是一个关于传统文学教育的现代转化问题,其培养的应用人才应该与时俱进,能够生产出与现代信息化社会相匹配的文化产品。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学科体系的基础部分包括: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了解如何使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等方面。媒介素养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现在拥有的听、说、读、写诸能力之外,还应具有批判性地接收和解码影视、广播、网络、报刊和广告等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电脑、电视、照相机、录音机、手机等广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传播信息的能力。 二是专业部分。信息超载时代的学生应用能力培养需要独辟蹊径,需要有核心竞争力。专业学科体系的设置既要了解国内国外的经典知识体系,也要洞察学科前沿的发展;既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的国情与传统,也要准确把握世界的前沿动态和趋向;既要精通专业的知识,也要拥有跨学科背景知识的支撑。网络社会里,普通个人成为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其文学的应用能力能得到很好的锻炼、检验和反馈。“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当通过专业学习,能够创作出好的作品之后,也要
有传播的能力。这就需要将学科体系中突显实践训练的重要地位。
六、组织保障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每年至少举行两次学科专业建设的座谈会,广泛交流意见,提高认识。动员广大师生为学科专业建设和生存发展出力献策。认真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人【2011】11号)文件精神,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管理。实施与完善党政共同负责制,在领导班子运行机制方面,明确分工,相互协作。进一步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保持党政领导班子充满生机与活力。
2.加强制度建设。学院秉持继承与创新原则,分类分批制订与完善相关制度,做到办事有依据,发展有目标,奖惩公开公正透明,使学院在规范化轨道上良性运转。
3.加强横向合作。学院鼓励教职员工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加强联系,组织专业培训与课题合作。学院根据横向合作的制度规定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经费,用于支持学院的建设与发展。
4.做好人才引进和教师进修深造工作,建设一支学历层次较高,教学科研能力较强,专业布局合理的师资队伍。规划期内,力争保证每年至少有4-8人次去国内外名校专业进修、访学与深造。
5.营造活跃向上的学术交流氛围,增强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全力支持教师间自由组成学术伙伴,合作攻关。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科研交流会,力争形成文学与传媒学院优良的学术传统。完善科研奖励机制,投入专项资金给予教师科研以有形支持。
6.建立广泛的专业实习基地。通过与市内外单位和媒体签约合作办学,成立传媒同学会等方式,为学生学习、毕业、就业创造优良条件。
7.做好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
汉语言文学专业“十三五”建设规划
(2016-2020)
为进一步促进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更好地贯彻教育部《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根据《东莞理工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6-2020年)》,结合本专业实际,特制订本规划。
一、 本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 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着力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根据“专业辐射职业、人文渗透人生”特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制定较为完善、科学的培养目标,即以原有的名牌专业建设成果为基础,坚持学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通过全体教师的努力,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成为在省内外同类院校、同一专业中特色鲜明、水平高、有影响的品牌专业,让学生学习和吸收本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准确解析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具有较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适宜在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高水平专门人才。
二、 本专业建设的具体目标 到2020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要处于广东省同类学校专业的前列。 (一)人才培养建设目标 在已有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上,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与整合本专业的汉语言文学、新闻传媒、文化产业管理等教学资源,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重新进行布局,以“文化提升·素质引领”为理念,以“文史哲通识”为目标,以“理解力·感悟力·审美力·表达力”为主要培养方向,要求掌握汉语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相关学科知识,适宜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以及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高水平专门人才。
1.以教育部公布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课程为基础,结合广府文化特有的历史资源,建成保证核心课授课时间、注重通识课程设置、精选选修课门类、开设地域性课程为主要特点的课程体系,形成既能发挥教师科研优势,又能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
2.加强人文科学基础。在汉语言文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具有坚实的大文科(文史哲)的学科基础,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有充分的发展后劲。
3.建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素养“听说读写”培养体系,侧重文秘、新闻、文化企划能力培养,对现有的培养目标进行细分,形成相对应的课程体系。
4.强化汉语言文学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充分依托和发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城市文化研究中心、岭南金石研究中心等院内创新研究平台;同时广泛联系珠三角社会实践基地,构建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围绕专业建设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硕士点申报为契机,搭建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写作学等6个学术梯队。借助学术梯队和学科平台,带动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队伍,形成一支教育理念新、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学历、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具有丰富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和教学骨干。
1. 进一步提高副高以上职称教师的比例。在建设期内,力争副教授以上教师所占比例达到65%以上,进入“千百十”工程中“千” 的教师达到6人,进入“千百十”工程中“百”的教师达到2人。
2. 加强二级学科的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与培养。在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写作学等6个学科分别遴选出学科带头人,以学科带头人负责制的方式进行学科发展的整体布局与规划。
3. 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提升教师的学历和学位。在建设期内,鼓励青年教师考博、定期选派部分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进修、培训,加强与名校的交流和合作,获得最新的教学成果与信息。在建设期内,力争国内外知名高校留学、访问人员达到5~
6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3~4人。
4. 2018年前引进1~2名教授,任一级学科带头人;2020年前引进3~4名教授或博士,任二级学科的学术骨干。
(三)教学条件建设目标
1. 合理使用专业建设费用,力争校院对专业建设有充足的投入,保证本专业图书资料充足,语音实验室、微格教学实验室设备先进。
2. 实习基地建设。在现有的多个中学、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习)基地基础上,拓展更多的学生实践技能训练的校外实习和实训基地,建立校企、校校合作实训(习)基地运行管理机制,使实习基地的领导和指导老师具备丰富的实习指导经验,胜任实习的需要。
3. 实践教学。力争得到上级的财力支持,建成“语言文学综合技能创新实训中心”,打造面向《普通话训练》《新闻写作》《对外汉语》《创意写作与表达》等实训平台。
(四)教学改革与管理建设目标
1.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强化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争取省级、校级教研项目8项以上。教师通过省级教改项目、校级教研课题的立项,推动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集成、整合、深化已有的教学改革成果,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培育一门校级精品课程(古代文学)和重点课程(外国文学),建成《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写作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校级优质课程,带动课程体系的改革。
2. 教材建设。教材选用采取教师推荐、系审核、院审批的制度,达到90%以上的基础课选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十二五”、“十三五”国家重点教材和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85%以上的专业课使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或特色、境外高水平教材。同时,组织教师主编出版富于地方文化特色的专业教材4~5部,力争列入省部级规划教材2~3部。
3.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积极鼓励教师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进行改革,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课堂教学。结合中外文学作品的内容,以课件制作与演示、读书报告、课堂讨论等形式,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增强学生的赏析能力。
4. 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建立完善的特色专业建设的管理制度,
保障特色专业的建设;成立系一级的特色专业建设指导小组(对专业建设进行不定期的内部检查)和教学督导小组(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期中检查、评估),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控。每年举办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人均发表教研论文达到2篇以上,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优化教学内容,增加面向企事业单位及中小学需求的专业选修课。
(五)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建设目标 在广东省同类院校中本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名列前茅,特别是在课程开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具有明显的优势。
英语专业“十三五”专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建设服务创新发展的意见(粤发[2016]1号)以及《广东省“十三五”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总体方案(试行)》《东莞理工学院
“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基本精神,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主要阐明未来五年英语专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引导全体师生明确发展方向,坚定发展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为把英语专业建设成特色鲜明、队伍精干、教学扎实、科研进步的专业而努力,使英语专业真正成为同类院校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专业。
一、基本思路和规划目标
(一) 基本思路
“十三五”期间,外语系学科建设的宗旨是服务国家对外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建设和东莞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服务我校建设高水平理工大学的总体目标。在学校总体办学思想的指导下,以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紧扣“以学生为本,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以“就业需求和素质养成”为导向、以培养学生
“英语语言技能和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为主线的应用型、实践性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提高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使我校英语专业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力争将东莞理工学院英语专业逐步建设成为省内外同类院校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专业。
(二) 规划目标
英语专业建设的主要规划目标是:
(1) 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力争使本专业的学生通过四年的系统化学习,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能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英语专业人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2) 教学团队建设目标 以培养“双师型”、“国际化”为突破口,通过人才引进和师资培训,组建一支由中外学科专业教师和企事业合作单位业务骨干组成的多元化、高水平优秀教学团队。
(3) 课程建设目标 根据英语专业定位和培养规格,构建融合“英语专业技能和英语专业知识”的核心课程群,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建设1~2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基础性网络课程,合理引入全球开放课程,加强英语语言知识、专业知识和跨学科知识教学。
(4) 教学研究目标 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教学体系为突破口,力争取得一批教学理论研究及实践教学改革成果,力争在课程建设理念、校企合作交流和国际合作培养人才方面有所突破。
(5)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目标 在原有实践教学基地基础上,力争新建成3~5个实践教学基地,满足学生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需要,组建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和校友专业共建委员会,邀请实习实践基地企业家、企事业单
位工作人员和优秀校友参与到专业建设过程中来。
(6) 教学管理建设目标 构建“以生为本”的既注重大众教育、又关心个性发展的教学管理模式。
(7) 专业综合实验室建设和专业资料室建设目标
力争建设1间外贸综合实训室或同声传译实训室,争取学校和外语专业图书出版社的支持,建立1个英语专业文献资料室,进一步完善相关硬软件设施,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主要任务
1.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着力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树立“以生为本,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理念,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逐步形成以“就业需求和素质养成” 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融合英语语言技能训练、英语语言和专业知识、英语技能实践和专业实践于整个人才培养周期的、自成体系的人才培养思路,即:构建以就业需求和素质培养为导向的应用型、实践性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国际化视野,能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英语专业人才。
2.教学团队建设
(1) “十三五”期间,加大力度引进高水平、高学历的学科带头人1~2人,培养和引进高学历骨干教师5~8名,组建2~3个由中外学科专业教师和企事业合作单位的业务骨干组成的多元化、高水平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其中包括:引进学科带头人1名,引进或培养英语专业优秀博士5~8人;同时加大外籍教师引进力度,引进优秀外籍语言教师3~5名,引进外籍专家2~4名。
(2) 采取“送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建立“双师型”教学团队。一方面不定期选送专业教师到工厂和企事业单位基层一线进行实训,有计划安排教师到国内外相关院校和机构开展业务培训和进修学习,大力支持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另一方面,引进工厂、企事业合作单位的业务骨干担任专业课程教师、讲座教师或客座教授。
(3) 严格执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和教学督导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教育技能培训,扶持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4) 鼓励教师开设新课,并提供便利条件(争取学校政策支持,新开课第一轮以1.3~1.5为系数计算教学工作量)。
(5) 推行国内外专家学术报告制度,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引导和培育科研意识、激发教师的学术活力,努力提高教师研究能力和创新素质,以科研促进教学,以科研促进专业建设。计划在十三五期间每年举办国内外专家学术报告会2~3场。
(6) 对在各类教学比赛、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以及创新创业竞赛、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进行奖励。
3.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
(1)课程建设
①构建“人才规格+专业证书”相结合的包括通识教育、融和语言技能教学、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培养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专业课程体系。首先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进行系统的内容依托式课程改革,开设口语、写作等核心英语技能必修课程,取消听力、泛读必修课,缩减基础英语课,系统开设相关英语语言国家的史地、社会文化、跨文化交际等内容依托必修课程,构建基础阶段内容与语言融合的课程体系,实现技能课程知识化,知识课程技能化,语言学习由显入隐,知识学习由隐入显。
②构建学生自主研习课程体系:将传统听力课程改为“零课时听力课”,通过定时测验和考试来控制教学进度,学生有大纲、教材、测验和考试要求,学生自行上网练习,按时参加考核后获得成绩;将传统的泛读课程改为“零课时阅读课”自主研习课程和学生课外自主阅读实践活动。“零课时阅读课”通过定时测验和考试来控制教学进度,学生有大纲、教材、测验和考试要求,学生自行上网练习,按时参加考核后获得成绩;而学生课外自主阅读实践活动则采用读书报告、创意写作、改编演剧和微电影等形式以书面测试或小组测评加以考核。
③构建英语专业选修课程体系,提高英语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类选修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数量和比例,重质保量,引导学生跨学科选修文学与传媒学院院内的一些优质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④构建四年不断线的包括课内语言技能实践(包括语音强化训练实践课程、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实践课程、专业四、八级强化训练实践课程等)、课外竞赛类语言技能实践(外语学科应用平台)、专业课程设计类实践(模拟口译、商务谈判、外贸实务、翻译实践、英语戏剧表演)、专业类实践(专业实践认知与情景体验、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的英语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建设1~2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基础性网络课程。合理引入全球开放课程,加强英语语言知识、专业知识和跨学科知识教学。
(2)教材建设
①专业基础阶段教材必须选用国家或教育部规划教材;
②积极推动英语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必修和选修课程选用国外多样化的优质原版教材和国内相关领域权威教材和参考书籍;
③鼓励和支持教师依托国外多样化优质原版教材自编英语语言知识类、文化知识类和专业知识类教材,以及专业技能课教材和专业实训课教材,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出版1~2部专业教材。
4.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构建网络教学和测试综合平台、社会实践平台、国际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和同声传译实训平台、创新创业平台和多元文化交流学习平台,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1) 网络教学和测试综合平台
①以网络课程为核心,在网上开通“英语在线学习平台”,实现校内外专家讲座、校内课堂直播及资源点播;
②与协作单位合作,围绕专业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模拟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方面来建设各种教学资源库,包括立体化教材、教学素材库、文本库、图片库、音频库、视频库等,实现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
③构建和完善网络测试平台和英语专业试题库,尝试分阶段施行考教分离;
④合理引入全球开放课程,加强英语语言知识、专业知识和跨学
科知识的教学。
(2) 社会实践平台
在保持现有的实习实践基地规模的基础上,新建3~5实习实践基地,并依此为依托,结合英语专业优势,通过从事助教、助班、助理、义教和专业实践等社会实践平台,拓展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3) 创新创业平台 依托学校创业学院、“莞科计划”和“挑战杯”等平台和相关社会资源,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4) 多元文化交流学习平台 深入开展与英语母语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交流合作,通过夏令营、暑期海外实习、交流生和交换生等形式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5. 教学研究
以创新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教学体系为突破口,力争取得一批教学理论研究及实践教学改革成果。鼓励并协助教师申报各级各类教学教改立项,以多种方式鼓励教师开展各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聘请教学名师及优秀教师进行“示范教学”,开展教学观摩活动,积极开展启发式、案例式、项目带动式、情境体验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提倡以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带动教学改革,探索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办法。鼓励结合专业和课程特点,采取开卷考试、英汉译作和英语戏剧表演、课程论文、调研报告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增强课程考核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力争在“十三五”期间获得1~2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力争在校企、科研机构合作交流、联合培养人才方面有实质性突破。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大幅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英语专业学生在国家级或省级专业技能赛中获得同类学校领先的优秀成绩。
6. 教学管理建设
(1) 主辅修制度
为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培养跨学科专门人才,尽快实行主辅修教育模式。对符合条件的学生,在第二学年开始修读辅修专业课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辅修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毕业时可以获得相关专业辅修证书(如日语等)。
(2) 适度“严出”培养 实施适度“严出”培养,提高教育质量,通过严格课程标准和要求,严格培养过程,严把考试关,根据学业成绩划分“卓越”、“优良”、
“合格”学士学位等举措,让大学生感悟学习压力,激活学习动力,引导大学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具体保障措施
1. 借力学校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举措,加强人才引进,引进高水平外语教师。“十三五”期间,外语系准备多方努力解决教师队伍年龄偏高、高职称教师数量偏低、博士学历的教师偏少等问题,争取在“十三五”末期外语系持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达到6名左右。外语系将努力争取学校的支持,大力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努力引进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得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2人;实施外语系“外语名师工程”,提高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的积极主动性,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校级、省级的教学比赛,积极申报校级名师和市级名师;加大对中青年优秀教师的培养力度,支持他们到国内或国外高水平大学攻读学位和进修,提高他们的教学科研实力,实现在职称上的快步前进。
2. 以科研推动教学,以系部培育为起点和抓手,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外语系将制定合理的科研奖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全院教职员工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抓好示范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网络课程建设,加大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科研项目和教改项目申报立项工作的支持和激励,以教授、副教授、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骨干,大力开展外语研究和外语教学改革,确保本系科研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3. 开设“外语论坛”,营造良好教研氛围。为培养广大青年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教学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外语系将于每学期特别邀请国内外英语文学、商务外语、翻译等领域的资深学者及教学名师做语言教学法、教研和科研方法等主题的系列讲座,拓宽教师的研究视野,帮助教师制定“科研生涯”规划,建立学术创新团队,争取更多高层次的课题和奖项。同时,我们将努力开拓资源渠道,邀请国内外专家为学生定期举行与专业学习有关的系列学术讲座,提升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使得学生在全省乃至全国高层次的外语技能竞赛中获得佳绩。
4. 充分发挥外语系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分会的作用,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推动外语教研水平。我们将按照专业办学的国家标准和我校的办学特色,群策群力,修订制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培养目标和日常教学中突出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的特点,满足地区经济对外开放的新需求。在人才规格中,按照国家标准要求的专业学生素质、知识和能力构成的要求,设定合理的课程框架和模块设置,体现外语人才培养的完整性和复合性、实践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要求,并突出商务英语教学的特色。
5. 争取投入,更新教学设备设施,提升外语教学条件。外语系将大力争取学院与学校的资金支持,配备数量足够和质量优良的教学设备和设施,更新改造现有语言实验室、商务英语实训室,增建网络化的“商务英语立体化实训平台”及“同声传译实训室”,按照国际实务流程和环境符合的实训要求,营造高仿真语言服务的实训基地,满足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加大外语教学软件的建设,让学生在高仿真的环境中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和语言服务水平。外语将争取学校的支持,添置作文批改系统、翻译辅助软件、语言服务平台、外语训练和测试平台,增加学生在外语口语练习、阅读练习、写作训练及语言服务等方面的实训机会,并减轻教师指导大批量评判学生作业、技能训练、翻译指导等各方面语言能力训练的压力;进一步丰富外语专业的各外语专业的图书音像资料,满足学生外语学习和教师教学科研的迫切需要;建设资料比较完备、实时更新的网络系统和网络资源,满足教师学生日常的专业学习、网络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要求。
6. 紧紧围绕学风建设,不断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创新方法,致力打造的良好学风和、教风。首先,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业务过硬、素质精良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第二,强化制度建设,推进学风建设上新台阶,如制定与完善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科技活动激励制度等,制度强有力的约束才能保证学风建设成果,合理的制度才能形成良好的学风,利用制度去引导学生,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制度内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这样管理才更为有效,学风建设才能落到实处。第三,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和学风建设,充分调动学生组织各方面力量,发挥学生干部尤其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将党建“三元化”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加强指导与监督,促进学风建设的根本好转。第四,充分调动、发挥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以全员育人的理念积极加强学风、教风建设。对任课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加强管理,强化答疑制度,积极组织各类专业活动,加强师生交流与互动,通过各类专业竞赛活动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师生共同
努力,切实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才能形成优良的教风学风。
广播电视学专业“十三五”建设规划
(2016-2020年)
学科专业建设是二级学院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为了实现高起点、快发展的建设目标,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建设服务创新发展的意见(粤发[2016]1号)以及
《广东省“十三五”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总体方案(试行)》
《东莞理工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基本精神,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主要阐明未来五年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引导全体师生明确发展方向,坚定发展信心,全心全德,埋头苦干,为把广播电视学专业建设成特色鲜明,队伍精干,教学扎实,科研进步的专业而努力,使广播电视学专业真正成为学院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之一,成为全院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基本能力教育的基地。
一、广播电视学专业现状分析
(一)学科专业建设的主要成效 广播电视学专业于2005年开始本科招生,现有在校生380人,已毕业学生662人。本专业现有教师12人(其中专任教师11人,专职实验员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6人,实验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博士在读1人,硕士学位6人,学士学位1人。本专业全媒体实验教学中心(包括虚拟演播室、非编网络实验室、
广播节目制作实验室、数码摄影摄像工作室、影视观摩室)于2008 年3月开始建设,陆续在2007、2012、2013年增建、扩建,2013年立项成为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目前总占地面积503m2,共计519件
(套)设备,约581万元固定资产。《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
《电视摄像》、《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音艺术》、《节目主持艺术》、《影视形象设计》、《演播室导播基础》、《摄影创作》、
《数字音频制作》、《影视剪辑艺术》、《媒介融合与媒介前沿》等十余门课程展开实验实践教学。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摄影与摄像、新闻专题片创作、剧情片创作、纪录片创作等专业实践环节也依托实验教学体系展开。融媒实验室、文化创意实验室等一批符合专业融合、专业发展需求的新实验室正在筹备建设中。
广播电视学专业教师在教学、科研、创作三个方面均有努力和建树,以创作带动教学,以科研升华教学,在教学和指导学生创作、研究的过程中实现团队科研能力的整体提升。教研室由资深教授引领,骨干教师积极参与,定期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中青年教师的科研、创作积极性。目前教师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影视艺术研究、电视节目形态研究、媒介融合研究、新媒体研究,教师团队承担国家级课题1项,省高教厅课题6项,校级科研和教改课题20余项,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5部,参编教材2部。教师和学生的主要创作领域包括戏剧、影视剧、纪录片、摄影、广播剧等,每年形成作品数量超过200件(部),累计已创作1600余件(部)影像作品,不少优秀作品入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熊猫电视节、FIRST 影展等国内外大型影像展,并获得社会各界好评。
自2001年起,广播电视学专业承办学校“粤光杯”学生影像作品大赛,面向华南地区大学生征集作品,至今已举办六届,参赛作品累计超过1500件(部),参赛来源包括台北科技大学、香港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示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等华南地区知名高校。经过历届赛事举办和海内外媒体的广泛报道,我校大学生影像文化创意成果得到了较为充分的竞争、展示和交流,学校学生的文化组织策划水平备受认可,成为东莞市、广东省青年影像领域的重要活动之一。2006年,“粤光杯”被授予东莞理工学院首批“校园文化品牌”称号。
(二)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科建设基础不够扎实,虽有较为出色的学术带头人,但科研团队建设滞后,科研骨干力量不足,整体科研实力偏弱,团队科研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第二,建设经费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实验室、机房、录音棚、演播室等场地、设施、器材较为匮乏,实验教学无法全面开展,学科建设严重受限。
第三,创作方面的教师评价机制未建立,创作型中青年教师的相关激励机制不健全,对教师多元化积极发展造成了阻碍。
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与发展定位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着力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勇
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广播电视学专业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等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学改革、科学研究为两翼,以加大投入为动力,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为重任,加快专业建设步伐,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将广播电视学专业建设成为我校文科知名专业,广东省高校传媒院系中“教师队伍齐、创作特色强、教学质量高、社会影响好”的专业。
广播电视学专业办学理念为:博专兼修,创研并重,培养应用型、复合融通性、特色化的新型传播人才。其中,“博专兼修”主要指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创研并重”主要指学生的专业创作和研究能力培养。具体而言:
“博”指人才培养的知识构成上,知识面宽、博采众长、追求复合型融通性。
“专”指专业化、特色化适应社会要求,以影像创作、新媒体运营作为办学特色。
“创”指应用型研究和应用型培养要求,依托“粤光杯”影像比赛平台,夯实课程实验和专业实践环节的创作教学、创作指导,开展特色专业教育和应用型传播研究。
“研”指理论研究、教育教学上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追求、理论修养,力求所培养的人才有厚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功底。三、专业建设目标与措施
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科建设的目标是:加快专业建设步伐,快速发展与新媒体相关的网络视频传播、新媒体运营等领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十三五期间使得专业建设取得前沿性突破,能够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并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从而引领全媒体人才不断更新知识、自我进步。
(一)建设目标
1. 专业建设
第一,加强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今后五年内我们将专业课程选择5门以上师资力量强、各方面条件好的课程,加大投入,建设为院级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建设1门省级精品课程,以此课程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
第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研究。促进教师教改教研,针对广播电视学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研究,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十三五”期间,力争每位教师发表实践类教学改革论文1篇。
2. 师资队伍建设 至2020年,广播电视学专业教师总数达到15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达90%以上,其中博士(含在读)7人以上。通过引进有较高职称的学术骨干、鼓励中青年教师提升职称等方式,使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者超过35%。
3. 教学科研条件生均教学科研实验、实训设备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图书资料建设满足教学需要,教学实习、实训基地要更加完善。争取新增专业实验室2-3个,投入图书资料费约20万元,建成涵盖各个层次媒体的实习基地5个。
4. 科学研究水平
取得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理论研究成果,到2020年力争年平均发表论文10篇以上,其中核心期刊发表3篇,累计完成3项市厅级以上课题研究,力争新增1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出版专著2 - 3部,主编、参编教材3 - 5部,使专业整体科研实力有明显提升。
(二)主要措施
1. 培养引进人才,建设师资队伍 学科建设坚持以培养与引进并重,提高学科专业队伍的建设。重点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要求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层次,积极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争取中青年教师的硕博比达90%以上。
2. 整合教学资源,推进综合创新 与学院内汉语言文学、文化产业管理、英语等专业配合,探讨专业间的合作渠道,共享教学资源,通过综合创新的尝试与实践,开设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新课程,以充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
3. 组成学科团队,加强科研攻关 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及联系,组织好教师之间的科研分工和配合,实行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组成方向不同的科研团队,积极开展与方向相宜的课题研究,充分发挥集体力量的优势,争取获得较为重大的科研成果。同时,以教师的科研带动学生的科研,加强对学生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养成进行科研活动的良好素质。
4. 狠抓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加强学生管理,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指导学生过好学习关,切实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三基”能力协调发展。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以教风带动学风,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积极有效的考核和评估。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严格实行各项教学制度,促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持续提高。
四、专业建设步骤
(一)近期规划
1. 完善课程体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初步建成专业实践流程化管理。
2. 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成一套设备完善的实验室体系。
3. 加大引进(录用)人才力度,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引进影视表演、新媒体技术、可视化新闻的教师各1名,引进熟悉网络媒体传播技术的实验室专职维护人员1名。
4. 建立涵盖报社、杂志社、广播电视台、网络、广告公司等行业的学生实习基地。
(二)中期规划
1. 初步形成科研特色。立足于应用传播学,关注影视传播、网络与新媒体、媒介运营,开创体现我院特色的科学研究新领域。
2. 规划出版专业校本教材,如《纪录片创作理论与实践》、《媒介融合与媒介前沿》、《高级编导》等。另外,争取出版1 - 2部新闻与文化传播专业著作。
3. 更为注重广播电视学专业与汉语言文学、文化产业管理、英语等专业结合,关注传媒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及时根据发展变化增设相关专业课程,体现学科交叉特色。
4. 继续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主要引进和培养具有交叉学科背景、业界工作经验和良好科研素养的的博士师资力量,实现师资队伍结构的全面优化。
5. 建立涵盖报社、杂志社、广播电视台、网络、广告公司等行业的学生实习基地。
6. 根据学校发展需求和安排,在影视编导专业(已通过教育部审批)开始招生后,实现广播电视学和影视编导两个专业的互补发展。
(三)远期规划
1. 继续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主要引进和培养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博士师资,实现师资队伍结构的全面优化。
2. 拓宽涵盖报社、杂志社、广播电视台、网络、广告公司等行业的学生实习基地。
3. 拓展办学思路、创新办学模式。可准备申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五、管理机制和保障体系
(一)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广播电视学专业学术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小组,制订完善相关制度,每年至少举行两次“学科专业建设”的座谈会,广泛交流意见,提高认识。动员师生为广播电视学学科专业建设,为广播电视学专业的生存发展出力献策。专业负责人应组织专业建设小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专家共同制订一系列奖励政策,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来共同实现规划目标。
(二) 着力做好人才引进和教师进修深造工作,建设一支学历层次较高,教学科研能力较强,专业布局合理的师资队伍。规划期内,力争保证每年至少有2人次去省内外名校专业进修深造。
(三) 合理布置工作重心,严格按照规划时间,既大胆发展,又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以发展促进稳定,以稳定支持发展。
(四) 营造活跃、向上的学术交流氛围,鼓励大家增强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全力支持教师间自由组成学术伙伴,合作攻关。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科研交流会,力争形成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术传统。建设自己的科研奖励机制,适量投入资金给予教师科研以有形支持。
(五) 建立广泛的专业实习基地。通过与市内外媒体签约合作办学,成立传媒校友会等方式,为学生学习、毕业、就业创造优良条件。
细致做好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
(六) 合理使用专业建设经费,鼓励教师参与集体调研或分散性访问学习,购置一批符合学科专业发展、教研科研需要的图书、参考资料。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十三五”建设规划
(2016-2020年)
学科专业建设是二级学院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为了实现高起点、快发展的建设目标,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广东省“十三五”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总体方案(试行)》《东莞理工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基本精神,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主要阐明未来五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引导全体师生明确发展方向,坚定发展信心,全心全德,埋头苦干,为把文产专业建设成特色鲜明、队伍精干、教学扎实、科研进步的专业而努力,使文产专业真正成为学院发展的重要特色专业,成为全院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现状分析
(一)学科专业建设的主要成效
文产专业于2014年由汉语言文学(师范)改制,2016年正式开始正式本科招生,现有在校生340人。本专业现有教师9人(其中专任教师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博士在读1人。
本专业全媒体实验教学中心(包括虚拟演播室、非编网络实验室、广播节目制作实验室、数码摄影摄像工作室、影视观摩室)于2008 年3月开始建设,陆续在2007、2012、2013年增建、扩建,2013年立项成为广东省级数字媒体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目前总占地面积503m2,共计519件(套)设备,约600万元固定资产。学院拥有岭南金石艺术中心,藏各类金石碑刻拓片6000余种。2015年12月,获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学校配套支持经费100万元。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艺术设计、专题片创作、纪录片创作等专业实践环节也依托实验教学体系展开。融媒实验室、文化创意实验室等一批符合专业融合、专业发展需求的新实验室正在筹备建设中。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在教学、科研、创作三个方面均有努力和建树,以创作带动教学,以科研升华教学,在教学和指导学生创作、研究的过程中实现团队科研能力的整体提升。教研室由资深教授引领,骨干教师积极参与,定期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中青年教师的科研、创作积极性。目前教师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影视艺术研究、城市文化研究、媒介融合研究、岭南金石艺术研究,教师团队承担国家级课题1项,省高教厅课题6项,校级科研和教改课题
10余项,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8部,参编教材1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学科建设基础不够扎实,虽有较为出色的学术带头人,但科研团队建设滞后,师资严重短缺,科研骨干力量不足,整体科研实力偏弱,团队科研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第二,建设经费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实验室等场地、设施、器材较为匮乏,实验教学无法全面开展,学科建设严重受限。第三,创作方面的教师评价机制未建立,创作型中青年教师的相
关激励机制不健全,对教师多元化发展造成了阻碍。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定位 本专业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立足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内在规律,培养掌握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管理、文化创意、文化传播与文化批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文化产业的现状,掌握文化市场的运行规律,具有丰厚的文化史知识、良好的创意策划能力、较强的文化创新能力与经营管理能力,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具有适应出版、娱乐、报业、旅游、影视、网络等各级各类文化产业需要,能从事项目策划、管理、宣传、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以及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文化政策、管理、策划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文产专业紧扣学校办学理念和创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发展契机,基于文学与传媒学院的优势学科基础,针对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及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实际需求,立足东莞,面向珠三角,培养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学改革、科学研究为两翼,以加大投入为动力,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为重任,加快专业建设步伐,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将文产专业建设成为学校文科知名专业、广东省高校文科院系中“教师队伍齐、创作特色强、教学质量高、社会影响好”的专业。 文产专业办学理念为:博专兼修,创研并重,培养应用型、复合融通性、特色化的新型文化创意设计人才。其中,“博专兼修”主要指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创研并重”主要指学生的专业创作和研究能力培养。具体而言: 博:指人才培养的知识构成上,知识面宽、博采众长、追求复合型融通性。
专:指专业化、特色化适应社会要求,以文创设计、社区文化营造作为办学特色。
创:指应用型研究和应用型培养要求,依托“创意市集”比赛平台,夯实课程实验和专业实践环节的创作教学、创作指导,开展特色专业教育和应用型传播研究。
研:指理论研究、教育教学上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追求、理论修
养,力求所培养的人才有厚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功底。
三、建设目标与措施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目标是:加快专业建设步伐,快速发展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网络视频传播、新媒体运营、创意设计、社区文化等领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十三五”期间使专业建设取得较大突破,能够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并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从而引领文化创意人才不断更新知识、自我进步。
(一)建设目标
1. 专业建设第一,加强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今后五年内学院将专业课程选择5门以上师资力量强、各方面条件好的课程,加大投入,建设为院级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建设2—3 门省级精品课程,以此课程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
第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研究。促进教师教改教研,针对文产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研究,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十三五”期间,力争每位教师发表实践类教学改革论文
2—3篇。
2. 师资队伍建设
至2020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总数达到15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达90%以上,其中博士(含在读)8人以上。通过引进有较高职称的学术骨干、鼓励中青年教师提升职称等方式,使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者超过35%。
3. 教学科研条件
生均教学科研实验、实训设备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图书资料建设满足教学需要,教学实习、实训基地要更加完善。争取新增专业实验室2—3个,投入图书资料费约20万元,建成涵盖各个层次专业实习基地10—16个。
4. 科学研究水平
取得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理论研究成果,到2020年力争年平均发表论文20篇以上,其中核心期刊发表10篇以上,累计完成10项市厅级以上课题研究,力争新增1—3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出版专著3—5部,主编、参编教材3—5部,使专业整体科研实力有明显提升。
(二)主要措施
1. 培养引进人才,建设师资队伍
学科建设坚持以培养与引进并重,提高学科专业队伍的建设。重点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要求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层次,积极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争取中青年教师的硕博比达90%以上。
积极引进港台文化创意类师资。
2. 整合教学资源,推进综合创新
与学院内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经贸英语等专业配合,与计算机、工业设计院外相关专业合作,探讨专业间的融通渠道,共享教学资源,通过综合创新的尝试与实践,开设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新课程,以充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
3. 组成学科团队,加强科研攻关
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及联系,组织好教师之间的科研分工和配合,实行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组成方向不同的科研团队,积极开展与方向相宜的课题研究,充分发挥集体力量的优势,争取获得较为重大的科研成果。同时,以教师的科研带动学生的科研,加强对学生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养成进行科研活动的良好素质。
4. 狠抓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加强学生管理,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指导学生过好学习关,切实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三基”能力协调发展。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以教风带动学风,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积极有效的考核和评估。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严格实行各项教学制度,促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持续提高。
四、建设步骤
(一)近期规划
1. 完善课程体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初步建成专业实践流程化管理。
2. 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成一套设备完善的实验室体系。
3. 加大引进(录用)人才力度,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引进影视艺术、新媒体技术、文化艺术的教师各6—8名,引进熟悉网络媒体传播技术的实验室专职维护人员1名。
4. 建立涵盖报社、杂志社、广播电视台、网络、广告公司等行业的学生实习基地。
(二)中期规划
1. 初步形成科研特色。立足于艺术设计、文化创意、应用传播学,关注影视传播、网络与新媒体、媒介运营,开创体现学院特色的科学研究新领域。
2. 规划出版专业校本教材,如《城市文化研究》、《媒介融合与媒介前沿》、《文化创意设计》等。另外,争取出版1 - 2部新闻与文化传播专业著作。
3. 更为注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与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商贸英语等专业结合,关注文化产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及时根据发展变化增设相关专业课程,体现学科交叉特色。
4. 继续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主要引进和培养具有交叉学科背景、业界工作经验和良好科研素养的的博士师资力量,实现师资队伍结构的全面优化。
5. 建立涵盖文创企业、报社、杂志社、广播电视台、网络、广告公司等行业的学生实习基地。
(三)远期规划
1. 继续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主要引进和培养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博士师资,实现师资队伍结构的全面优化。
2. 拓宽涵盖文创企业、报社、杂志社、广播电视台、网络、广告公司等行业的学生实习基地。
3. 拓展办学思路、创新办学模式。可准备申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五、管理机制和保障体系
(一)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术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小组,制订完善相关制度,每年至少举行两次“学科专业建设”的座谈会,广泛交流意见,提高认识。动员师生为文化产业学科专业建设,为文产专业专业的生存发展出力献策。专业负责人应组织专业建设小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专家共同制订一系列奖励政策,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来共同实现规划目标。
(二) 着力做好人才引进和教师进修深造工作,建设一支学历层次较高,教学科研能力较强,专业布局合理的师资队伍。规划期内,力争保证每年至少有2—3人次去港台甚至海外名校专业进修深造。
(三) 合理布置工作重心,严格按照规划时间,既大胆发展,又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以发展促进稳定,以稳定支持发展。
(四) 营造活跃、向上的学术交流氛围,鼓励大家增强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全力支持教师间自由组成学术伙伴,合作攻关。每学期至少举行1-2次科研交流会,力争形成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术传统。建设自己的科研奖励机制,适量投入资金给予教师科研以有形支持。
(五) 建立广泛的专业实习基地。通过与市内外文化创意设计类企业签约合作办学,成立文产校友会等方式,为学生学习、毕业、就业创造优良条件。细致做好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
(六) 合理使用专业建设经费,鼓励教师参与集体调研或分散性访问学习,购置一批符合学科专业发展、教研科研需要的图书、参考
资料。
项目 | 序号 | 内容 | 十三五期间目标 | 十三五期间任务 | 保障措施 | |
人才培养 | 1 | 协同育人、产教融合建设:机制、平台、基地、实践教学 | 1.建设协同育人、产教融合建设的机制; 2.构建“校政区域联盟”平台 3个 3.建设建设协同育人、产教融合3个 4.建设协同育人、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30个。 | 1.把握“服务经济、面向市场、开门办学”的改革发展方向,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性构筑以“产教融合、合作育人”为人才培养主线; 2.搭建“校政区域联盟”平台,构筑“校企合作学院、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创业基地”支撑体系; 3.以专业共建为抓手,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以技能大赛为舞台,以职场文化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具有鲜明特色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 | 1.大力推进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建设。 2.要加大学校办学的开放性,提高对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反应的灵活性,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解决企业“疑难杂症”的水平。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内涵发展、构筑办学特色,凸现办学价值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 4.深化产教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发展的基础平台。而深化产教融合必须融入地方政府元素,构建“校政区域联盟”是深化产教融合的保障平台。 5.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突破传统工学结合、促进学以致用、提升产教一体的重要环节,是“校企合作嵌入式”向“校企合作一体式”的转变。由传统的“顶岗实习”转变为“自主创业”,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对产业和专业的认识、增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6.专业共建是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有效对接的基本要求,也是校企合作育人的直接体现。 | |
2 | 开放合作办学的规划 | 围绕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以中外合作办学示范项目为建设重点,以学生交 | 1.与 20所以上国内外(境)外姊妹学校保持密切关系,开展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办学(其中港澳台地区8所左右)。 | 主动纳入到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战略以及大格局之中;主动纳入到全球经济发展趋势、高新技术发展潮流、学科建设发展规律之中;主动纳入到满 |
流和教师交流为两翼,大力拓展国际国内交流渠道,全面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精心组织实施合作办学项目,积极引进海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育理念与管理经验,努力提高应用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的办学核心竞争力。 | 2.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总数达到 5 个左右。 3. 选派 20 名左右的专业课教师,赴海外学校进行交流访学、业务研修和“双语”教学培训。 4. 重点建设 20 门左右的“双语”教学课程和精品课程,引进10门左右专业课程原版教材。 5. 聘请 150 人次左右的合作院校高水平教师来校授课、讲学(平均每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每年按1-3 门引进课程由外方教师授课计算,每次来华授课讲学时间在两周左右)。 6. 遴选、奖励100名左右优秀学生出国 (境)留学。 7. 累计招收各类留学生100人左右。 8. 选派 30 名教学管理骨干出国(境)交流培训。 9. 选派 20 名左右教师赴台交流访学、互派教学;选派 200 左右在校学生赴台进行文化交流、专业研习活动。 | 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迫切需求之中,真抓实干,培育面向时代的竞争新优势,构建全方位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教研增长的新空间。积极推进产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拓展青年教师国际视野,提升双语教学能力。 | ||||
专业 | 3 |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理念和趋 | 明确专业基本特点,重点突出办学方向。申报新专业规划(个数)1-2 个。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是由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 | 1.优化汉语言文学、文化产业管理、广播电视学经贸英语、日语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教学体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符合市场的需要。 | 1.专业课程体系调整的原则是:夯实专业基础课,优化精粹选修课,适当充实专业交叉课,强化实训实践特色课。 2.以“课程教学执行计划”为抓手,强化“教与学” 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可管理性,让老师清楚、明白、 |
势 | 式、教学评价等要素构成的统一体,培养模式创新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 2.完善现有专业实验室建设,力争广播电视学实验室成为省级实验示范中心。 3. 推进人文科学实验班的试点工作,优生优育。 4. 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实习与见 习操作规范制定与执行。 5. 重视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施行课程管理责任制与权力责任归属制,重点建设,目标考核,着重示范与推广,让课程的设置、课程的执行、课程的成效真正在轨高效运行。 | 有序地工作,让学生清楚、明白、有成效地学习,让学校清楚、明白、有目标地管理。 3.强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特色化。尝试开展分层次、分方向地培养有一定特长,或专业特色较明显的人才培养路径。重点强化人文科学实验班建设。 1.注重课程设置的契合度。紧紧围绕课程设置的“三个契合度”:课程与专业、专业与市场、专业与学校。 课程确认是质素保证的重要程序,其目的是确保所有课程能达到大学对专业学位的要求。大学对课程确认的重点着重解决以下10个具体问题:(1)课程的理念、目标是否清楚?(2)学生要得到的学习成果是否清楚?(3)课程可否满足社会及学生的需要?(4)课程要达到的程度与目标是否一致?(5)课程的内容是否切合时宜?(6)学与教的策略是否满足课程的目标及学生的学习成果?(7)评核学生表现的方式可否使课程达到目标?(8)教师的能力是否足够?(9)其他非教员的支持是否足够?(10)课程在管理、结构及领导方面可否使课程稳步增长?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开展课程质量改革。 2.注重应用型人才能力的培养。专业能力的培养,着 | |||
4 | 申报新专业 规划(个数) | |||||
教学教改 | 5 | 改造传统课堂、推广信息化教育技术 | 改造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与行业、区域产业发展相适应;改革课堂形式,大力推进信息化教育技术,使教学方式与互联网时代要求相适应,满足新常态下人才成长需求;打造立体化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全要素参与,营造优良教学风气;教学研究围绕十三五期间教学目标进行,力争出现多项省、校级教学成果奖 | 1.深入研究产业与区域发展趋势,结合专业优长,在突出专业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凝练出每一专业的人才内涵,制定出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围绕专业定位、专业人才内涵、人才培养标准,落实课程体系建设,积极拓展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课程建设; 2.探索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的具体形式,改革落后陈旧的教学方式;分解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标准,并具体落实到每一具体环节之中,树立全员参与质量监控的意识;以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方式的转变为抓手,调动教学 | ||
6 | 国际认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其他专业认证等)、教育部卓越计划的提升拓展 | |||||
7 | 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建设、教风学风建设创新 |
措施 | 过程的相关要素,鼓励创新,带动学风的根本好转;分解十三五期间教学目标,将子目标作为教学研究的项目招标分配,让正在进行的教学过程同时被当做研究对象,在研究中调整,在调整中完善,从教学中出成绩,从研究中出成果,力争教学过程最优化。 3.借鉴国外大学经验,在教学方法上,要求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中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强调多次的单元测试和大作业,通过大作业将课程的多个知识点贯穿起来,注重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专业课则强调综合性的项目设计,以项目驱动设计教学内容,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与实践结合起来。 | 力通过两大途径开展教学工作,一是通过核心专业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三个板块的互相配套学习来完成,二是通过专业实践活动来实现。学习能力建设:(1)文艺鉴赏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中国文学批评史、现代文学批评史、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现代主义文学、课程论文等课程和实践来实现。(2)创新能力主要通过毕业论文、课程论文、专业阅读、社会调查、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活动来实现。(3)文秘实践技能主要通过秘书实务、新闻采访与写作、写作实践、技能训练等课程和相关实践活动来实现。(4)科研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古代小说专题研究、诗经研究、唐诗研究、宋词研究、现当代小说研究、鲁迅研究、女性文学研究、外国文学专题研究等课程和相关实践活动来实现。(5)语言表达能力主要通过言语交际学、申论概说、文学写作、写作实践、演讲与口才等课程和实践活动来实现。(5)计算机技能主要通过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等级考试基础、上机训练等课程和活动来实现。(6)形成公共基础课程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适度吸收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新兴媒体共同参与建设。(7)教师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共同研讨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管理、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进行课程、实习实训基地及教学资源的规划与建设,共同完成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考核和评价。 3.更新教学理念,重视教学团队建设。重视院系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推行由一名教授牵头,加上几名副教 | ||||
8 | 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成效、范围 |
5.考核方式改革。(1)课堂教学成效的评价方式主要是学科考试(考查),评价标准按理论学科考核办法执行;社会实践以撰写实践总结或报告等方式进行考核;专业实践以实践过程和实践效果为考核内容,评价方式及标准按专业实践考核办法实施。(2)强力推行“成果为本”的教育与管理制度。“成果为本”教育理念的核心要素是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注重学生能力展现的考核设计。 6.运行机制得到健全与完善。制度建设。主要是针对企事业阶段的学习和实践,制定相关的制度,如制定校外工程实践基地的各种管理制度,包括学生管理、实践基地的运行、实践环节的安排、安全保障、实践效果的评价体系、考核标准等。学校方面已经成型并执行的政策有: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规范、本科教学督导工作条例(试行)、 “十三五”本科专业建设规划、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本科教学奖励办法、教学成果奖励办法、东莞理工学院本科课程教学竞赛管理办法等。学院层面的制度有:领导听课制度、专家听课制度、教学导师听课制度、观摩教学制度、实验室制度、学生恳谈会制度等。学科层面的制度有:教学评比制度、引进人才制度、导师指导制度、教学科研奖励制度、集体备课制度等。 | ||||||
创新创 | 9 | 创新创业:如何融入课程体系、十 | 围绕国家战略和广东省高水平 | 主要任务有以下四项: 1.围绕新一轮人才培养计划修订,将创新创业与课程、实习实践等相联系。结 | 主要保障措施有: 1.组建跨专业行业的院系创新创业工作小组,制定院系创新创业实施办法; |
业 | 三五期间的目标和预期成果等 | 理工科大学建设,根据学校创新创业的定位,结合院系实际,力求实现专业联动,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加充足的制度和师资指导,实现3-5个校级项目的孵化,2 个左右的项目获得各级各类挑战杯和华科杯竞赛等的入围,若干个项目获得更高一级的天使投资和企业种子基金支持,进入市场运作。 | 合具体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写作能力为核心,广电专业以影像制作为核心,文产专业以创意策划为核心,英语、日语专业以跨文化视野与表达能力提升为核心,构建全新的课程与实践体系; 2. 挖掘和培育跨专业的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积极引导教师与社会企业联系,具备指导的能力和素养; 3. 努力争取引进相关专业社会资源,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吸引更多校友企业资源参与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 4. 逐步完善院系教师考核指标,将创新创业工作的成果和显示度作为年度教师工作测评的重要指标。 | 2. 积极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在创业期间的表现和成就可以折合成相应学分;休学创业学生可以重返学校完成专业培养; 3. 不断开拓院内资源,争取设置不少于100平米的院系创业苗圃,为相对成熟的3-5个专业学生个人或团队创新创业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置配套服务; 4. 结合师资队伍建设,打造校内辅导员+专业师资+ 社会职业师资的多导师指导团队,帮助指导师生展开创新创业,并申报更高级别的资助计划和相关商事登记; 5. 继续做好各专业品牌活动的建设,通过诸如创意市集,雅集设计系列、粤光杯影视大赛等锻炼师生的专业技能,增进专业互通,为跨专业创新创业打好基础; 6. 定期开展创新创业的院系培训,专题讲座,校外参访等活动; 7. 有效凝聚校友资源,进行资金筹集,结合院系适度投入,尝试建立校友基金名义的创新创业资助体系; 8. 加强宣传动员,设置专题院系创新创业网站与微信板块,让各类创新创业政策与相关人物事迹典型深入人心。 | ||
产业学院 | 10 | 特色产业学院建设:如何提升优化存量、拓展 | 创建文化创意设计学院,构筑制造业产品文化创意再设计平台。 | 1.促进文化科技融合,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在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隐含深刻的人文内涵:一种讲行动、重创造的人 |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文化创意设计学院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建设主体,建设资金按照规定渠道落实。规范工作程序,发挥学科优势,明确主攻方向,重点考核,配套支持。 |
建设增量 | 文精神。这也是政府、企业与高校发展变革的关键之所在,即科技、人文与文化的跨界与融合。通过大量全新的高端要素资源重新聚集、重新组合、重新激活,进而催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2. 助力城市转型升级,传播东莞制造形象。着力采用具有高清晰度、强互动性的新媒介,向公众展示和传播东莞制造的典型企业、典型成果和成功运营模式,传播“东莞制造”形象,提升“东莞制造”的影响力与示范性,助力东莞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3. 建构产业互动场所,形成异质交流平台。中心具有东莞产业背景深厚、文化科技融合度高、资源共享性强、适合文化创意设计人才交流与培养等特质。中心建设力争做到对省内外同类院校起着示范和辐射作用。首先,成为“东莞市制造业产品文化创意再设计中心”(市重点实验示范中心);其次,争取成为“广东省重点实验示范中心”;再次,力争成为“国家(文化部)重点文化创意实验示范中心”。 | 2. 加强制度保障。建立有利于学科发展和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有利于人才创造性发挥的绩效考核和评价机制等的基本思路和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大力推动科研团队建设、推行分类考核制度,设置教研岗、专研岗、企业特派岗等岗位,建立人性化的评定机制:尊重个人意愿,支持团队合作、鼓励学科交叉、推行学科引导、自主择岗和同行评议的措施;建立包括项目、成果、教学、人才培养、产业服务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内的多元化绩效考核体系。依托国际合作平台、学科平台与创新载体,完善引进机制、派出机制和举荐机制等人才、团队的流动机制,打破传统人员隶属关系的约束,实现学科平台与创新载体之间的动态流动,为一线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3. 加强条件保障。财务保障:建立预算、决算管理制度,规范财政经费使用程序。加强资金使用过程的监控,严格按照项目预算使用资金。 强化资金使用绩效考核。配套保障:(1)高水平人才引育措施。以个人引进、联合引进和团队引进等多种模式,采取全职聘用、流动聘用、兼职聘用等多种聘任制形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在服务和管理上,采用“一人一策”的的模式,为高层次人才营造良好科研与创业环境。(2)高层次创新平台建设计划。以广东省现代媒体实验室示范中心为基础,培育制造业产品文化创意再设计国家示范中心。创新人才培养的措施:推行多类型的定制化培养模式——同一专业多套定制化的教学计划;跨专业的项目式教学方法——按照研发任务跨专业 |
组班学习;多维度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跟踪、评价、反馈一体化,实施大学生创新行动计划、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培英育才计划和团队平台重大成果培育计划,加大对优秀人才的资助力度。加大创新实践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就业基地建设力度,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场地和政策扶植等有利条件。科研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知识产权转让机制,明确学校与个人之间知识产权收益分配方式,鼓励以技术入股、风险共担的方式进行文化创意设计成果产业化。 | ||||||
学科科研 | 重点学科 | 11 | 省级重点学科数(个) | 1.省级重点学科数1-2个; 2.校级重点学科数2-3个; 3.重点建设学科(拟重点建设的学科)2个; 4.其中:拟重点建设的学科领域3个。 | 1.统筹安排和支持各学科主要成员特别是学科学术带头人在有关高校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和我校联招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工作等事宜,使这些教师在指导研究生的实践中经受锻炼,提高素质。利用科研编制,减轻学术骨干的课务负担,使其能够集中主要精力从事科学研究,创造出学术精品。 2.大力高扬“团队”精神,加强科研合作,组织协作攻关,提高承担国家级项目与课题以及广东省优先发展领域的项 | 1.充分认识创建一流学科对创建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性,把实现学科建设规划真正作为学院“一把手”工程,充分调动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力量,切实落实好学科建设规划。 2.建设一支高水准的创新学术队伍,提升教师科研能力。继续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力度,重点引进高职称、高学历人员,特别是科研上已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科带头人;根据所引进的学科带头人而设置发展学科,根据学科发展需求引进学术带头人;大力发挥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的核心、示范作用,充分调动各学科组一般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出成果、人人出高质量成果的良好局面。 3.继续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力度,高度重视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一方面通过管理制度的改革,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另一方面加强学术交流,增加访问学者的选派数,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通过定向培养和 |
12 | 校级重点学科数(个) | |||||
13 | 重点建设学科(拟重点建设的学科) | |||||
14 | 其中:拟重点建设的学科领域 |
目与课题的竞争力和能力。 3.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成立东莞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加强对广东省特别是东莞地区经济结构、经济特点、经济增长点、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的研究 4.争取在2020年左右,具备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办学条件,为实现我校学科整体建设规划目标提供保障条件。 | 委托培养,每年至少选派3名以上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内外攻读博士学位或进修;努力扩大学校各学科的社会影响,营造良好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外部环境,进一步提升各学科的整体实力特别是科研实力,增强与同类其它院校学科领域的竞争力。 4.增强前瞻意识,夯实学科基础,加强课程开发与建设,为开设硕士研究生课程做好准备。 5.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学科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强学科的软硬件环境建设。对已确定的重点学科及一些新兴学科和新的学科生长点的条件进行针对性支持,使一批学科进入省高校扶持学科行列,1-2个学科进入省重点学科行列,并能够再建成2个以上省重点教学基地、1-2个重点实验室和建成1-2个省级研究基地;一批学科建设成具有培养硕士研究生能力的学科;一些学科在省内处于先进地位,部分学科达到国内同类院校相同学科领先水平。 6.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加强对地方经济文化的研究。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实施特色战略。 7.优化环境、改善条件、逐年增加投入。拓宽基建经费的筹措渠道,多快好省地加快硬件建设,使各学科点、专业的教学实施和公共教学服务体系有突破性甚至根本性的改善。 | |||||
科研经费 | 15 | 科研实际到账总经费 (万元) | 1.科研实际到账总经费 1000 万元; 2.其中纵向立项经费 200 万元; | 1.科研实际到账总经费1000万元; 2.其中纵向立项经费200万元; 3.横向立项经费800万元。 | 见上表 | |
16 | 其中:纵向 |
立项经费 (万元) | 3.横向立项经费800万元。 | |||||
17 | 横向立项经费(万元) | |||||
创新科研团队 | 18 | 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数 (个) | 1.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数 1-2个; 2.东莞市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和科技创新团队数2-3个。 | 1.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数1-2个; 2.东莞市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和科技创新团队数2-3个。 | 见上表 | |
19 | 东莞市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和科技创新团队数 (个) | |||||
重点科研平台 | 20 |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人文社科研究 基地数(个) | 1.国家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数 1个; 2.省部级国际合作创新平台、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数2-3个; 3.市厅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数3-5个; 4.新型研发机构数3-5个。 | 1.国家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数1个; 2.省部级国际合作创新平台、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数2-3个; 3.市厅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数 3-5 个; 4.新型研发机构数3-5个。 | 见上表 | |
21 |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创新平台、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数(个) | |||||
22 | 市厅级重点实验室、工 |
程(研究) 中心数(个) | ||||||
23 | 新型研发机构数(个) | |||||
学术论文 | 24 | SSCI、A&HCI、CSSCI收录论文数(篇) | 1.CSSCI收录论文数100篇 2.核心论文数150篇 | 1.CSSCI收录论文数100篇 2.核心论文数150篇 | 见上表 | |
25 | 核心论文数 (篇) | |||||
学术专著 | 26 | 学术专著数(部,教材除外) | 学术专著数(部,教材除外) 30部 | |||
科研奖励 | 27 | 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数 (项) |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数1-3项 2.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数3-5项; 3.市厅科技进步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数15-20项。 |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数 1-3项 2.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数3-5项; 3.市厅科技进步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数15-20项。 | 1.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生产高水平研究成果,极大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2.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研究阵地与教学阵地、形成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研究阵地与教学阵地、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研究收藏与教育阵地,极大丰富教学研究资源,开拓学生视野,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逐步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 3.充分调动基层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最为重要,其键是合理、有效地配置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要素资源,实现最大办学效能,其键是建立以投资效益为核心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和评价机制。 | |
28 | 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数(项) | |||||
29 | 市厅科技进 |
步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数 (项) | ||||||
科研服务 | 30 | 服务东莞企业、政府机构数(个) | 1.服务东莞企业、政府机构数 100个; 2.其中协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数30个; 3.科技成果转化并实现产业化数30项; 4.调研报告、咨询报告等被政府采纳数50项; 5.面向东莞或珠三角培训科技、产业人员数3000人次。 | 1. 凝练专业特色,发挥学科团队优势,彰显文化高地的引领功能,以文化滋养地方社会。积极推进地方文献古籍的校订、勘误工作;积极参与地方非遗文化保护工作;积极参与新型城镇化与城市文化发展研究工作。 2. 构建东莞公务员培训中心、城市文化研究中心与岭南金石艺术中心等三大平台,继续做好“新莞人融入东莞城市文化援助计划”,“东莞社区媒体平台建设”,“东莞水乡片文化产业与创意开发规划”,松山湖“大学创新园创建影像纪实”,东莞图书馆“地方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等等工作。 3. 重点抓好东莞公务员培训工作与城市文化研究工作。积极利用专业知识开展培训工作,服务东莞。 | 1. 扶植和引进人才,师资引进符合中文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要求。 2. 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着力发展特色学科、优势学科,全力进行学科建设的整体提升工作。 3. 以所获得的国家和省社科项目为龙头,推动科研成果向高层次提升,逐渐在全国同专业学科中形成自己特色的研究方向。 4. 城市文化研究中心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力争建成该领域具有国家水平的科研机构。 | |
31 | 其中:协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数 (个) | |||||
32 | 与规模以上企业共建联合研发中心数(个) | |||||
33 | 科技成果转化并实现产 业化数(项) | |||||
34 | 调研报告、咨询报告等被政府采纳数(项) | |||||
35 | 面向东莞或珠三角培训科技、产业人员数(人 |
次) | ||||||
师资队伍建设 | 36 | 生师比 | 1.生师比1:20; 2.专任教师数45; 3.专任教师中博士、博士后数及占比75%; 4.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数及占比70%; 5.双结构教师数及占比25%。 6.外籍教师数及占比12%; 7.有国(境)外经历(连续在国 (境)外待半年以上)的教师数及占比30%; 8.享有国家、省部级各类奖励头衔的教师数及占比3%; 9.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数 2 个; 10.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团队数 3个;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创业团队数3个。 | 1.生师比1:20; 2.专任教师数45; 3.专任教师中博士、博士后数及占比 75%; 4.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数及占比 70%; 5.双结构教师数及占比25%; 6.外籍教师数及占比12%; 7.有国(境)外经历(连续在国(境)外待半年以上)的教师数及占比30%; 8.享有国家、省部级各类奖励头衔的教师数及占比3%; 9.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数2个; 10.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团队数3个;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创业团队数3个。 | 1. 注重学科交叉人才选用与培育,师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重点鼓励具有硕士学位老师攻读博士学位。 注重引进具有学科交叉知识背景的专业人才。 2. 强化骨干教师业务进修与能力培训。教师到国内外进行业务培训,了解学科、专业、课程运行新模式、新趋势;深入人力资源局、文广新局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调研,了解社会需求,适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走访校友,了解毕业生状况和反馈意见。 3. 加大教学和科研团队的引入。 | |
37 | 专任教师数 | |||||
38 | 专任教师中博士、博士后数及占比 | |||||
39 | 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数及占比 | |||||
40 | 双结构教师数及占比 | |||||
41 | 外籍教师数及占比 | |||||
42 | 有国(境)外经历(连续在国(境)外待半年以上)教师数及占比 | |||||
43 | 享有国家、省部级各类奖励头衔的教师数及占比 | |||||
44 | 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 | |||||
数 | ||||||
45 | 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团队数 | |||||
46 | 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创业团队数 |